產區介紹
1783年喪失北美殖民地之後,英國決定在澳洲建立殖民地。啤酒飲用習慣與釀造技術也因此進入澳洲。相傳在1796年,英人John Boston就已經在雪梨販售以玉米芽和番茄莖葉製成的啤酒;到了1804年,James Squire也在澳洲成功種出啤酒花。
然而在19世紀前半,澳洲的啤酒業發展仍是障礙重重:啤酒製造商缺乏技術與微生物學知識,加上澳洲助長微生物滋生的溫暖氣候,使得當時的澳洲啤酒品質不佳;酒廠倒閉或換人經營也時有所聞。到了19世紀後半,整體品質才由於自由移民的加速移入有所提昇。
當時的澳洲啤酒製造商除了在英式愛爾中添糖,打造出更為清爽而適於澳洲氣候的版本外,也在1880年代中期開始釀造拉格。清爽、富氣泡感而冰涼的拉格,很快便在澳洲大受歡迎。無力負擔冷藏設備成本的小型製造商,便在澳洲19、20世紀之交的經濟蕭條,以及政府頒佈的新稅法壓迫下退出市場。
澳洲由於幅員廣大,即使是大型啤酒製造商,也難以行銷全國,而呈現各據一方的割據態勢。然而1970年代澳洲啤酒市場為淺色拉格主宰的情況,也因英國真愛酒促進會(Campaign for Real Ale)的活動及美國精釀啤酒發展影響,而有所轉變。
1984年成立於西澳的Sail and Anchor,是首家成功的澳洲精釀啤酒廠。但許多成立於1980年代的精釀啤酒廠,則因資本不足、品質不穩,最終仍為大型啤酒製造商收購。所幸Howard Cearns、Nic Trimboli及Phil Sexton三人在2001年設立的Little Creatures,以充滿美系酒花風味的Little Creatures Pale Ale,在澳洲掀起了新一波精釀啤酒熱潮;又有許多受歐洲、英國、美國啤酒景致感動的啤酒愛好者投入創業,精釀啤酒才得以在澳洲持續發展。
當代澳洲精釀啤酒以英國、美國啤酒類型為主。但整體風味一般較為清爽,以配合夏季較為炎熱的澳洲氣候。由於澳洲也是今日啤酒花的重要產地,標榜使用澳洲產酒花的產品因而所在多有。(文/Victor Chung 鍾偉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