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加入會員 沒有收到確認信? 追蹤酒款 線上酒窖 我的清單 手機版


總價$

進階搜尋
轉為原文選單
目前搜尋條件
快速到貨酒款
日本
全部刪除
酒精濃度
輸入酒精濃度
例:4.5~9.5
~ 度之間
單價
輸入價格
例:100~600
~ 元之間

產區介紹

日本 (日本国)

早在江戶幕府時期,日本便已透過荷蘭商人接觸到啤酒;而今日啤酒的日文外來語「ビール」,也是源於荷語bier。

 

最早記載啤酒的日本文獻,是1724年由翻譯官今村市兵衛和名村五兵衛合著的《和蘭問答》。但從書中表示啤酒「什麼味道都沒有」「比想像中的難喝多了」觀之,當時荷蘭人帶來的啤酒,顯然不受日本人好評。因此目前所知日本最早的啤酒釀造記錄,是由荷蘭商會會長Hendrik Doeff於1812年因母國為拿破崙佔領,啤酒補給斷絕所創。有「日本化學之祖」美稱的蘭學家川本幸民,則在1853年前後首度嘗試自釀啤酒,並很可能是最早嘗試釀造啤酒的日籍人士。

 

在1858年幕府與美、荷、俄、英、法簽訂安政條約,允許上述國家在通商口岸設置租界居留後,日本的啤酒進口量也因而增加。當時最受歡迎的,是英國啤酒製造商Bass的Pale Ale。到了1869年,Japan Yokohama Brewery和Spring Valley Brewery(麒麟麦酒前身),先後由美籍人士成立於橫濱租界。首間由日本人經營的啤酒製造商,雖是1872年大阪的渋谷ビール;但1876年成立於北海道札幌市的開拓使麦酒醸造所,才是日本首間由日本人擔任釀酒師的啤酒製造商。

 

1880年代中期,由於在明治維新中留學德國的人士陸續返日,德國啤酒在日的需求與聲望日漸超越英式愛爾。以德式拉格為範本的麒麟啤酒、惠比壽啤酒、朝日啤酒隨之在1890年前後誕生。由於拉格啤酒的製造有賴於國外進口的製冰機,加上1901年開始課徵的麥酒稅,增加了中小型啤酒製造商的資金負擔,因此日本多數啤酒製造商,都在1910年代消聲匿跡,確立了以四大拉格啤酒品牌(含三寶樂啤酒)為中心的啤酒市場。

 

早期的日本拉格啤酒和美國一樣,是以類似Munich Dunkel的棕色拉格為主;類似Pilsener的淺色拉格則出現於1920年代中期。稻米等輔料雖自19、20世紀之交便開始使用,但在1940年日本因對中戰爭導致稻米不足,開放使用玉米等其他輔料,並將輔料使用上限調升至50%後,日本國產拉格的風味也因此趨於平淡。但這樣平淡的啤酒,在透過配給制度普及全國之後,反而成為日本人習慣的風味。一直到日本經濟起飛後的1970年代中期,啤酒製造商才開始製造更具風味的高級產品。

 

1994年4月,日本政府修訂酒稅法,將啤酒廠最低年產量自兩百萬公升調低至六萬公升,小型啤酒製造商一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日本各地。由於產量小,這些小型啤酒製造商的產品一般只在當地銷受,因此具有濃厚的地域性色彩,而被稱為「地ビール」。

 

在地ビール全盛時期,日本的啤酒製造商曾超過300家。但因許多地ビール製造商對啤酒釀造僅是一知半解,產品風味往往並不突出,甚至不佳;售價卻居高不下。地ビール風潮因而在2000年左右結束。所幸殘留下來的小型製造商紛紛加強對品質的要求,並透過舉辦啤酒活動、拓展通路,甚至出口等方式重新建立市場。終於在2004年迎來市場反轉,並在2000年代後半重新形成精釀啤酒風潮。

 

當代日本精釀啤酒仍以德國、美國啤酒類型為主。但整體風味表現則配合日本市場偏好而調整的較為清雅;地ビール的發展歷史,則使日本精釀啤酒製造商致力於將當地特產融入啤酒之中。(文/Victor Chung 鍾偉凱)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