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介紹
1860年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將安平、淡水、打狗開放為通商口岸,使啤酒隨西方人士進入台灣。當時啤酒大抵由南方的安平、打狗進口,但本地人士接觸到啤酒的機會仍相對有限。
1895年,日本依馬關條約接收台灣,但一直到隔年4月台灣總督府廢除軍政之後,台灣的啤酒貿易才重新自由化。而剛剛興起不久的日本國產啤酒,也大量進入台灣。然而當時台灣的啤酒市場和日本當地一樣,以進口的德式拉格為主。為保護日本啤酒產業,總督府自1898年起對進口啤酒課徵高達25%的關稅,於是進口啤酒在10年內迅速消失,台灣啤酒市場全為日本啤酒佔據。
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日本帶來戰爭景氣,台灣地區的啤酒進口量也快速成長。芳釀株式會社社長安部幸之助於是在1919年募資成立高砂麥酒株式會社,酒廠隔年4月於台北落成,並於6月開始出貨。但由於高砂麥酒的產能設定遠超台灣市場需求,向南洋的出口又受制西方啤酒。因此在1933年總督府將啤酒收歸專賣時,高砂麥酒仍呈現負債狀態。而由當時專賣局採購的啤酒品牌觀之,當時的台灣啤酒市場,仍清一色為拉格啤酒佔據。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但繼續維持專賣制度。高砂麥酒株式會社則為專賣局接收,先後改稱為臺灣省專賣局臺北啤酒公司、臺灣省專賣局臺北酒工廠,繼續以台灣啤酒之名生產啤酒。早期的台灣啤酒其實承襲了德國採全麥釀造的傳統。一直到1970年代台灣出現稻米過剩問題,台灣啤酒才在政策指導下,開始將20%左右的麥芽替換成蓬萊米,而形成今日的樣貌。
1987年,政府開放歐美地區啤酒進口。比利時人Geert Leon Petrus Anthonis也於1990年於高雄成立美商保力得國際有限公司,專營比利時啤酒進口。在為興建六輕來台的數十位比、荷工程師推波助瀾下,比利時啤酒逐漸打入特色咖啡廳與酒吧。
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煙酒專賣制度自此結束。以龍昇釀造、北台灣麥酒為首的民營啤酒廠亦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於台灣各地。然而由於品質、通路及市場接受度等因素限制,多數新設酒廠均如曇花一現。
2007年後,台灣開始透過進口商與Elaine謝馨儀等留學歸國人士,接觸到美國正在加速發展的精釀啤酒,市場上也開始出現啤酒專賣店。2011年謝馨儀、林幼航與段淵傑成立的Facebook社團「台灣精釀啤酒俱樂部」,成為台灣最主要的精釀啤酒資訊交換平台;同年成立的FB社團「自釀啤酒狂熱份子俱樂部」,則透過資訊交流與舉辦比賽,鼓舞許多人投入自家,甚至商業啤酒釀造。
2013年堪稱是台灣精釀啤酒發展的起飛年份,除了首度出現的精釀啤酒主題酒展外,微型啤酒製造商的成立風潮也重新湧現;2015年進入市場的臺虎精釀與Hodala(現名掌門精釀啤酒)則開拓了以桶裝啤酒為主的啤酒酒吧經營模式。
當代台灣精釀啤酒的面貌,和日本精釀啤酒頗有相似之處:整體風味表現配合市場偏好,調整的較為清雅;且同樣致力於將當地特產融入啤酒之中。但由於比利時啤酒在台發展時間亦長,因此台灣精釀啤酒在類型選擇上兼有德、比與美國色彩。(文/Victor Chung 鍾偉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