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加入會員 沒有收到確認信? 追蹤酒款 線上酒窖 我的清單 手機版


總價$

進階搜尋
轉為原文選單
目前搜尋條件
有庫存
澳洲
新南威爾斯
全部刪除
熱門搜尋
年份
輸入年份
例:1895~2000
~ 年之間
容量
展開更多

產區介紹

新南威爾斯 (New South Wales)

(圖說 遊人必賞的壯觀雪梨歌劇院)

 (撰文/劉永智 Jason)

新南威爾斯(New South Wales是澳洲人口最多的州,而全澳第一大城雪梨是其首府(人口約有六百萬),雪梨也是2000年奧運的主辦城市(澳洲首都其實是坎培拉)。然而,新南威爾斯州的產酒僅占全澳洲葡萄酒產量的28%左右,而其中有略超過75%其實都來自大河大區(Big Rivers Zone),並且利維利納產區(Riverina region又是大河大區裡的出產大宗。

 

雪梨是歐洲首個澳洲殖民部落(也充當罪犯的流放地),1788年時,英國第一艦隊船長亞瑟.菲利浦(Arthur Phillip)於雪梨灣(Sydney Cove)建立此城,同時歐洲葡萄樹也首次被引進,並種植在雪梨灣附近的灘地上,這極具歷史意義的種植點也即是現在的InterContinental旅館的所在地(位在雪梨歌劇院南邊不遠);這批葡萄樹於隔年產出了少量葡萄串,但樹株後來即因患病而消失。

 

之後還有幾位先驅對本地葡萄種植做出貢獻。首先是馬卡圖上尉(John Macarthur),他在1815年於遊歐一年期間蒐集不少植株,帶回澳洲,雖後來僅少數存活,但倖存者也被馬卡圖家族用以成立葡萄園與酒莊(位於現今雪梨西南方郊區的Camden Park),但此葡萄園又在1870年代毀於葡萄根瘤蚜蟲病中。之後,布列克斯藍(Gregory Blaxland)在雪梨西北郊的厄明頓(Ermington)小鎮附近釀出第一批商業上市的葡萄酒,並首開澳洲大陸先例,在1823年出口葡萄酒到英國。

 

不過,真正被認為是「新南威爾斯葡萄種植之父」的是巴斯比(James Busby,1801 – 1871),他在1831年花了三個月時間遍遊西班牙與法國,蒐羅了超過上百種的葡萄品種,其中包括了六株來自法國北隆河、艾米達吉山丘上的希哈(Shiraz)葡萄,更有專家認為現今澳洲最好的一些希哈植株,其實即源於此。

 

其實18世紀時,便有人畫出新南威爾斯州的葡萄酒產區圖,直到1973年,其實產區劃界並無多大改變,目前的15個產區裡,其實有10個是沿用之前的舊名。第15個最新被劃入的產區是新英格蘭(New England,這裡也是澳洲海拔最高的產酒區(可達1,320公尺)。

 

以下整理出本州的大區(Zone)與之下所屬的產區(Region)名稱,也列出其擅長的品種。

 

獵人大區(Hunter):包括下獵人谷(Lower Hunter Valley)與上獵人谷(Upper Hunter Valley)兩個產區,都擅長Sémillon品種。

 

中央山脈大區(Central Ranges Zone):包括穆杰(Mudgee,擅長Cabernet Sauvignon)、橙區(Orange,擅長Sauvignon Blanc)與寇拉(Cowra,擅長Chardonnay)三個產區。

 

新南威爾斯南大區(Southern New South Wales Zone):包括坎培拉區Canberra District,擅長Shiraz)、均達給(Gundagai,擅長Shiraz)、丘頂(Hilltops,擅長Cabernet Sauvignon)與坦巴倫巴(Tumbarumba,擅長Chardonnay)四產區。

 

大河大區(Big Rivers Zone):包含利維利納(Riverina,擅釀Sémillon貴腐甜酒)、佩里寇達(Perricoota,擅長Shiraz)兩產區。

 

南岸大區(South Coast):包含淺水港海岸(Shoalhaven Coast,擅釀Chambourcin品種)、南方高地(Southern Highlands,擅釀Pinot Noir)兩產區。

 

北河大區(Northern Rivers):之下只劃出海斯廷斯河(Hastings River,擅長Verdelho)產區。

 

北坡大區(Northern Slopes):之下只劃出新英格蘭(New England,擅長Riesling)產區。

 

西部平原大區(Western Plains):之下未再劃分產區。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