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為歷史古國,其祖先埃斯蒂人(Aesti)西元前已於波羅的海(Baltic Sea)沿岸定居,釀造蜂蜜酒的歷史更可追溯到西元前1600年。西元九世紀時,維京時代的盎格魯薩克遜旅遊家沃夫斯坦(Wulfstan of Hedeby)便曾在遊記中提及,居住於波羅的海的埃斯蒂人有著豐厚的蜂蜜酒存量。14世紀的條頓騎士團書記彼得·馮·杜斯伯格(Peter von Dusburg),也曾寫下對於波羅的海蜂蜜酒的相關紀錄。在立陶宛歷史中,蜂蜜酒是侯爵與貴族的飲品。15至18世紀之間,旅店是立陶宛境內飲用蜂蜜酒的主要場所,這項飲品最終也普及至全國上下。
蜂蜜酒復興運動領頭羊
約半個世紀前,立陶宛蜜酒廠(Lietuviškas Midus)在立陶宛南部的Stakliškės開啟了蜂蜜酒的復興運動,原料則嚴選自立陶宛當地。1959年的9月8日,首批800公升的蜂蜜酒宣告問世,兩年後,立陶宛蜜酒廠的產量已來到30,000公升。除了釀製傳統波羅的海蜂蜜酒,酒廠更開始研製多款別於傳統風味的蜂蜜酒,如透過蒸餾技術提高蜂蜜酒的濃度,抑或加入不同的原料提味。立陶宛蜜酒廠卓越的釀製技術,1969年更獲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授權,成為英國境內的皇室獨家指定品牌。2013年,更獲得歐洲理事會(Council of Europe)認證,成為立陶宛文化歷史遺產的一部份。酒廠生產的蜂蜜酒不僅可純飲、冰鎮與搭配啤酒,更可作為調酒的基底。釀造時的陳釀存放,使得品飲時帶有雪莉桶(Sherry Cask)與馬德拉酒(Madeira)的香氣,極富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