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羅曼尼.康帝酒莊(Domaine de la Romanee-Conti,簡稱DRC)的經營者之一、擁有其四分之一股權的拉露.碧茲.樂華(Lalou Bize-Leroy)女士,於1992年被董事會決議革職,起因於樂華女士個人所擁有的樂華酒商(Maison Leroy),其葡萄酒品質之高,逐漸對羅曼尼.康帝造成了威脅。
羅曼尼‧康帝與樂華酒莊從1974年起,樂華女士與羅曼尼.康帝的核心經營者們攜手將此葡萄酒帶向世界級頂尖葡萄酒的地位;於此同時,樂華女士也繼承家族企業Maison Leroy,但她總念念不忘地想擁有一座自己的酒莊,釀造她理想中最完美的葡萄酒。終於1988年在馮內‧侯瑪內(Vosne-Romanée)村莊買下一酒莊,以家族姓氏將之更名為「Domaine Leroy(樂華酒莊)」;並且和羅曼尼.康帝一樣,位在同個村莊,擁有許多頂級葡萄園(Grand Cru),包括夙負盛名的Richebourg(麗須布爾/李其堡)。
自然動力栽種法的先驅買下樂華酒莊之後,樂華女士的第一個決策,便是將酒莊徹底轉變為「自然動力栽種法(Biodynamic Viticulture)」,當年這是個非常罕見的舉動,不僅當時還是同事的Aubert de Villaine(羅曼尼.康帝老闆)表示不以為然,就連樂華女士聘請來的專業顧問也建議此法在布根地根本行不通。但她依舊堅持,葡萄藤生病了,就以藥草汁調配硫磺治療;葡萄園生病了,就找地質學家來針灸土壤,以崇尚自然到一種極盡奢華的方式來照顧她的葡萄;「樂華女士從不妥協,令人不得不欽佩她的頑固。」英籍葡萄酒作家Stephen Brook這麼形容。
無為而治的釀酒哲學想法總是特別獨到又帶點玄學的樂華女士,在1993年,她的釀酒師離職之後,就再也沒有聘請遞補人選,「這些葡萄這麼棒,它們不需要釀酒師!」她說。延續栽種葡萄自然至上的信仰,在酒窖裡樂華女士也採用最自然的方式釀酒,讓葡萄承載著風土條件的特色,發展出屬於該產區的風格。
筆至此,便豁然瞭解樂華女士為什麼會這麼喜愛畫家達利這句話:"Qui sait déguster ne boit plus jamais de vin mais goûte des secrets.(那些有品味的人嘴裡喝的,不是葡萄酒,而是秘密。)"
Leroy的紅頭與白頭市場上常有個江湖用語,將樂華女士的葡萄酒分成白頭與紅頭,所謂「紅頭」即Domaine Leroy;而「白頭」則是Maison Leroy,是樂華女士繼承經營家業的葡萄酒商(négociant),與眾不同地有許多老酒,可追朔自1919年份,多為樂華女士父親早年選購的佳釀陳年至今。
自樂華女士1955年接手後,她不與葡萄農簽訂每年固定買酒的合約,每年以她那天賦異稟加上後天培養而得的非凡品味,親自選購她認為有資格成為樂華的高品質新酒,繼續入窖陳釀;目前估計約有250萬瓶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