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侯德爾香檳廠(Champagne Louis Roederer)近年在許多專業葡萄酒評鑑裡均表現傑出,尤其難得是依舊維持在家族後代手中,未被精品大集團所併吞,而且財務穩健,酒質不斷提升,是酒友們不可忽視的香檳名門。其釀酒史曲折,但一直穩定陣腳,破礙除難,才有今日耀眼地位。
路易.侯德爾香檳的前身是建於1760年的Dubois Père & Fils酒廠,Etienne Dubois無子嗣,酒廠後於1833年被輾轉賣給路易.侯德爾(Louis Roederer)。路易.侯德爾是位具有前瞻的事業家,在初期便決定將香檳廠根基立於自有葡萄園與外銷市場,1850年代末本廠便已自有130公頃葡萄園(2013年更是214公頃園地的大地主,與現今知名大廠多向葡萄農買葡萄的狀況不同)。他還僱用瑞典探險旅行家卡夫特(Hugues Krafft)為國際銷售代表。1870年(即路易.侯德爾去世後兩年),本廠每年平均銷量至俄國就達67萬瓶,輸至美國的出口量也有此數一半。
1870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向路易.侯德爾二世提出訂製皇家御用香檳的要求,也因此本廠才研發出至今依舊盛名不衰的Cristal香檳;事實上,Criatal是有史以來第一瓶頂級奢華香檳。當初在俄國宮廷非正式的要求下,特意要求透明與無凹槽平底瓶以清楚探視無毒物或其他危險器物藏附,以免除沙皇恐遭暗殺疑慮。即名為「水晶香檳」,當初的瓶身確以全手工打造的昂貴水晶瓶盛裝。不過,時運不濟,1917年10月革命讓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本廠對皇室的大批應收而未收的酒帳自然被時局一筆勾銷,還窖藏許多水晶瓶裝、卻無人要買的價昂甜味香檳(當時皇室偏愛甜味香檳),使路易.侯德爾財務吃緊。
不過據英國作家Tom Stevenson在1999年出版的《香檳與氣泡酒世界百科》指出,最終這批沙皇水晶甜香檳終於被南美一位愛甜味的買家整批購走,算是本廠不幸中之大幸。現今的水晶香檳只以厚質的透明玻璃瓶裝,外套金色玻璃紙以防紫外線破壞酒質。不過,21世紀的水晶香檳整體酒質與風味想來是比沙皇時期更為優秀、更適合搭餐。水晶香檳在舊時只賣嚴選貴客,無身份地位者只能耳聞,直至二次世界大戰後,水晶香檳的品賞才趨民主化,有錢即可一品皇家風味。
19世紀末的根瘤蚜蟲病、1917年俄國革命、一次與二次世界大戰都讓香檳區酒廠財務雪上加霜,1930年代的世界經濟蕭條時,路易.侯德爾香檳廠幾乎瀕臨破產遭拍賣,但在家族鐵娘子寡婦卡蜜兒.歐西.侯德爾(Camille Olry-Roederer)的「鐵血(嚴厲)與鐵公雞(吝嗇)」治軍下,路易.侯德爾經營漸有起色,1950年代末逐漸恢復生機。本廠現由鐵娘子寡婦之外曾孫斐得列克.胡佐(Frédéric Rouzaud)於2006年接手經營,可年產270萬瓶,三分之二產量皆出口國際,氣勢如虹。
路易.侯德爾酒業帝國形成本廠如今不僅是香檳區名莊望族,還將酒業版圖擴至海內外,而這擴疆闢土的宏願早自斐得列克.胡佐的父親尚克勞德.胡佐(Jean-Claude Rouzaud)在位時期(現仍任董事會主席)便已發端。最早是於1980年代初期就設於加州安德森谷地(Anderson Valley)的Roederer Estate(被2013年版的Hugh Johnson's Pocket Wine Book列為最頂級的四星酒莊),之後陸續還囊括購入香檳區的Champagne Deutz、北隆河酒商酒莊Maison Delas、葡萄牙的Ramos Pinto、普羅旺斯的Domaines Ott以及波爾多的Châteaux de Pez, Haut Beauséjour, Pichon Lalande(二級酒莊),Château Bernadotte,甚至還持有波爾多精品酒商Maison Descaves一半股權。不過其中的Bernadotte已在2012年12月轉賣給香港免稅店集團King Power。此外,投資誤判也不免發生:尚克勞德.胡佐在澳洲塔斯馬尼亞投資的葡萄園後在判斷風土潛力不足、產量過低時,被打六折後轉賣他人。
路易.侯德爾的香檳本就以細膩著稱,近年來更顯精確精練,這或許與15%的園區以有機或自然動力農法耕作有關。此外,自有園區(分佈在Montagne de Reims, Vallée de la Marne以及Côte des Blancs各區的最佳葡萄園)佔每年所需葡萄總量的七成,不但可避除果實價格因年份變動上漲,也可以確實控制果實品質。釀造方面,由於自2000年起以較多的木槽發酵基酒(最高不超過30%,未起泡前的酒稱為基酒),故而風味顯得愈加豐潤複雜一些。至於基酒的乳酸發酵,則依年份少部分進行以維持酒質的清鮮感,最頂級的Cristal香檳則不進行乳酸發酵。
本廠多數香檳以黑皮諾(Pinot Noir)與夏多內(Chardonnay)為主角,皮諾莫尼耶(Pinot Meunier)為次要角色,不過頂級的水晶香檳僅使用黑皮諾和夏多內(通常是55%黑皮諾,45%夏多內),其中20%基酒在木槽發酵,之後於地下濕冷酒窖裡經平均五年的瓶中酒渣培養後,除渣、補糖後裝瓶,裝瓶後還讓酒「休息」八個月後才推出。1974年首次推出的Cristal Rosé粉紅水晶香檳數量更少(60%黑皮諾,40%夏多內),因必需黑皮諾達到相當好的熟度才能釀出高品質粉紅香檳(葡萄來自朝南的知名特級葡萄村莊Aÿ),當然無法年年推出,此酒以浸皮法萃取酒色而成,而非更普遍使用的「紅酒加入法」。
除水晶香檳外,酒質穩定且物超所值的Brut Premier(混調有六個年份,40多塊葡萄園的酒釀成)也是酒友平日啖飲香檳的佳選。另,因本廠以黑皮諾著名,讓人常常忽略其精湛的白中白香檳(Blanc de Blancs,以Le Mesnil Sur Oger以及Avize特級葡萄村莊果實釀造),其1985 Blanc de Blancs之酒質甚至被作家史蒂文森認為可與同年份的水晶香檳平起平坐,算是內行人的物超所值選品。喜歡喝甜味香檳的,可嘗試白牌系列(Carte Blanche):Extra-Dry(餘糖量每公升18克)、Sec(餘糖量每公升32克)、Demi-Sec(餘糖量每公升45克)。(撰文/劉永智 J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