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英格蘭東北外海約1.6公里、近蘇格蘭邊界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又被稱做「聖島」(Holy Island)。這是座東西長4.8公里、南北寬2.4公里、面積約400公頃的潮汐島。何謂潮汐島?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林迪斯法恩會有一條小徑與英格蘭本島相連;然而,每日規律兩次的漲潮,則會淹沒那條小徑,造成孤立的情勢。就算漲起了潮,許多遊客仍躍躍欲試,卻發生了許多意外,當地政府不得不特別警告:「不要和北海開玩笑。」(Don't gamble with the North Sea.)
英格蘭的基督教搖籃林迪斯法恩又號稱英格蘭的「基督教搖籃」(Cradle of Christianity);西元634年,諾森伯蘭(Northumberland)國王奧斯華(Oswald),由愛那島(Iona)帶著聖艾丹(St. Aidan)至此,建立了修道院。與此同時,蜂蜜酒的釀造傳統也亦步亦趨地發展了起來。遠溯至西元七世紀的聖島蜂蜜酒,與該島豐富的基督教歷史,有「蜜」不可分的關係。不過,有許多證據指出,甚至遠在羅馬時期,當地的蜂蜜酒釀造早已發展。此外,約莫西元700年,聖艾德費(Saint Eadfrith)主教繕寫了《林迪斯法恩福音書》(Lindisfarne Gospels),該書美妙的藝術風格,不論在精神或酒標設計上,深深影響了「聖島蜜境蜂蜜酒」(Lindisfarne Mead)。
北海戰士與維京時代西元793年六月八日,一群橫跨北海而來的戰士,在那鋼鐵的蠻力下進犯了聖島。這一天,象徵「維京時代」的開始,直到300年後的1066年,法國諾曼地(Normandie)而來的血親進犯下,這個時代才落幕。殘暴異教徒的維京人,璀毀了聖艾丹搭建的修道院,更攪亂聖島居民那神聖平靜的生活。在這蠻野的時代裡,修士們的「血脈」(blóð)並沒有因而被斬斷。原先有衝突的雙方,逐漸在歷史洪流中融合,聖島的基督教傳統,結合了維京人的信仰、習俗、語言與文化。為了紀念這段寶貴的歷史,酒廠更推出了維京系列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