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嶺蒸餾廠(Tamnavulin)始於1966年,雖於1995關閉,卻於2007年再生。酒廠打造出斯佩賽(Speyside)的經典風格:飽滿、滑順與芳醇。"tamnavulin"在蓋爾語(Gaelic)意指「山丘上的磨坊」,即是酒廠附近的建物,夏日時,當地農民會帶著剪下的綿羊毛到這裡織布。位於同名城鎮的塔木嶺,是個山腳下的只有40位居民的小村莊,卻也是斯佩賽的核心。斯佩賽是蘇格蘭最知名的威士忌產區,有一半以上的威士忌產自於此,當地獨特的中型氣候(mesoclimate),加上富足的農耕傳統,能夠生產出優質的大麥,同時也很適合威士忌的陳年。
酒廠由經理Gareth Morgan領軍,帶領12個菁英組成的團隊製作威士忌,在這利威河(Livet)畔的蒸餾廠裡,50個年頭悉心打造每一瓶威士忌。歲月與經驗積累的寶貴工藝,旁人無法模仿的各種歷史風味,訴說著對威士忌的熱情與執著。
精心打造大麥在經發芽與烘乾後,進入磨坊化為碎麥芽(grist),藉以釋放大麥中的澱粉。酒廠引用周遭Cairngorm山脈的天然石灰岩過濾的純淨雪水,加熱注入已放置碎麥芽的糖化槽(mash tun),穀物中的澱粉因而轉化為糖,形成麥汁(wort)。麥汁移入發酵槽(washback),加入酵母,將當中的糖份轉變為酒精。
酒精發酵完成後,低酒精度的麥酒(wash)注入壺式蒸餾器(pot still),經蒸餾而增強酒精濃度。蒸餾後的烈酒流經「烈酒保險櫃」(spirit safe),蒸餾師(Stillman)在此將酒液區分為三個部份:酒頭(head)、酒心(heart)與酒尾(tail)。製作酒廠的威士忌,只採用當中的「酒心」部份,剩下的酒頭與酒尾,會再進入下一批的蒸餾程序。
蒸餾後的新酒透明無色,與我們熟知的威士忌大相逕庭。新酒需經過木桶的陳年培養,萃取桶中的風味與顏色。酒廠兼選美國波本威士忌桶(Bourbon Cask)與西班牙的雪莉酒桶(Sherry),藉以互補與增強威士忌的風味,打造出「豐富、滑順、芳醇與新鮮」的風格。最久遠的木桶,甚至可回溯至酒廠最初創立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