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瑞典沒有威士忌酒廠?」
一位朋友這樣問。這問題懸在空中,沒有人答得出來。瑞典沒有製造威士忌的傳統,對此感到疑惑的瑞典人,在探打造瑞典單一麥芽威士忌(Swedish Single Malt Whisky)可行性的同時,也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
始於冰河時期近乎純淨的水源,瑞典本土生產的香甜大麥,加上高緯度嚴峻氣候下成長的原生橡木與其賦予的鮮明風味;如此完美的條件,怎麼可能不會有世界頂尖的威士忌。
創立於1999年的麥格瑞蒸餾廠(Mackmyra),是全球最新進的威士忌蒸餾廠之一。酒廠至今依然抱持起步時,那探索和實驗充滿愉悅的心境打造威士忌。
麥格瑞於2011年啟用全球首間環保智能垂直式設計的蒸餾廠,建築高35公尺。威士忌製造過程中,充分利用重力設計節省能源,將大麥、水與酵母輸送至頂樓,隨著製程讓重力帶原料一層層下降,直至最後的一樓裝桶室。2014年,酒廠獲獎最佳蒸餾廠殊榮。
每個環節的精雕細琢威士忌的基礎主要有三種原料:穀物、水與酵母。
麥格瑞採用的大麥,主要來自瑞典本地農場,酒廠更不斷尋找最有效、對環境有利的運麥方式。釀製環節所需的水源,來自奔流境內鵝卵石河床之流水,屬中硬度水質。
酒廠採用的大麥,先於瑞典西南部Halmstad的Viking Malt進行發麥,完成後再運至麥格瑞垂直式蒸餾廠的頂樓。大麥於蒸餾廠附近,以泥煤與杜松枝進行自廠煙燻;泥煤來自Gävle外的Karinmossen,杜松枝條則由負責清理當地電纜的能源公司處取得。
環保設計的重力蒸餾廠,以生物質能顆粒(bio-pellets)為環保燃料的鍋爐動力。每批流程後產生的熱廢水,都能回流鍋爐再利用,大麥殘餘的雜草,也被用於搭建Gävle著名的聖誕山羊。
可追溯性對麥格瑞來說非常重要,每支酒都可以追溯到它原先所屬的批次。每批次產量,最多可達2,000瓶。
獨特的木桶與熟成橡木桶如何影響威士忌風味?桶中培養與熟成,是橡木桶、氧氣與油脂等元素交互作用的成果。威士忌的色澤與風味,主要來自橡木桶,桶中不同程度的單寧酸,能賦予酒液苦澀與收斂性的感受。木桶被使用越多次,風味便跟著流失。
麥格瑞嚴選最高品質的木桶,其中的波本桶(Bourbon Cask)與雪莉桶(Sherry Cask)便由美國白橡木(Quercus Alba)為材料。此外,酒廠更採用瑞典森林孕育的橡木,其較少的糖分與木質素,賦予威士忌較少的香草甜潤感,卻有更多的強烈辛香韻味。
以往熟成威士忌的木桶容量,多半在200-700公升之間,麥格瑞則選用30-200公升的小橡木桶,增加酒液與木桶的接觸面積,加速萃取的效率。也因此,酒廠的熟成時間相對較短,造就出大膽且個性鮮明的風味。
熟承威士忌的酒窖,為位在麥格瑞蒸餾廠50公里外的Bodås礦坑。該礦坑於1973年關閉,1990年則被用來培養菌菇,最深處距離地面更可達430公尺!熟成麥格瑞威士忌的礦坑區深達50公尺,內部陰暗且溼冷的環境,非常適合熟成威士忌。
入選威士忌名人堂的首席調酒師2004年,Angela D'Orazio加入麥格瑞團隊,擔任其首席調酒師一職。Angela在業界地位舉足輕重,貴為各項威士忌競賽的評審,諸如國際烈酒競賽(ISC,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風味絕佳獎(STA)與國際葡萄酒暨烈酒競賽(IWSC,International Wine and Spirits Competition)等。
適逢酒廠邁入20周年的2019年,Angela更入選「威士忌名人堂」(Whisky Magazine Hall of Fame),於威士忌產業的最高榮耀中,立下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