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富蒸餾廠(Ben Nevis)由人稱高個兒約翰麥唐諾(Long John MacDonald)建廠於1825年,為蘇格蘭實行新酒稅法後最早取得威士忌執照的酒廠之一,現為蘇格蘭西高地僅有的三間威士忌蒸餾廠其中之一,更是唯一一間能夠合法取得來自英國第一高峰水源的蒸餾廠。其口感以酒體濃郁飽滿,帶有堅果與巧克力香氛而聞名。
蒸餾廠位於全英國最高山峰(1334公尺)班尼富(Ben Nevis)山腳下,這座第一山峰是除了威士忌以外,另一個代表蘇格蘭的主要象徵,因此賦予班尼富威士忌一個強而有力的品牌印象。班尼富蒸餾廠的水源來自於降在峰頂的雨和雪,滲透了泥煤苔層直至花崗岩層,流經陡峭的河床並匯流至位於蒸餾廠附近位於海拔229公尺的湖泊,波光粼粼的水源依然保持純淨、無汙染卻又富含當地的風味,而班尼富酒廠則利用這處優質水源,蒸餾出具有當地特色的威士忌。
日本威士忌教父竹鶴政孝收下1955年,麥唐諾(Macdonald)家族將班尼富酒廠轉賣給喬瑟夫赫比(Joseph Hobbs),隨後引進了古菲柱式蒸餾器(Coffey still),使班尼富成為蘇格蘭第一家同時生產單一麥芽和穀物威士忌的酒廠。不過,在1981年懷特比(Whitbread)收購了班尼富蒸餾廠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撤掉穀物蒸餾器,後來班尼富幾經停廠及轉手,1983年面臨歇業的困境,並有長達6年以上的時間暫停營運。最終在1989年被日本威士忌教父竹鶴政孝一手建立的一甲(Nikka)買下,並且在1990年開始重新啟動蒸餾作業。一甲(Nikka)希望從不同風格的原酒增加調配威士忌時的選擇性,因而對班尼富的蒸餾風格沒有過多干預。
在一甲(Nikka)收購班尼富之後,日本團隊重新整修了班尼富蒸餾廠,並且增加了一組蒸餾器,因此班尼富目前可運作的蒸餾器有兩組,年產量約兩百萬公升的新酒,產量可觀。可惜的是,1989年開始一甲(Nikka)的母公司朝日啤酒(Asahi)要求班尼富清算其資產,並要求班尼富增加現金收入以周轉蒸餾廠的運作,班尼富只好將其庫存的新酒大量拋售,直到近年蒸餾廠營運狀況穩定為止,也就是說,班尼富蒸餾廠的倉庫中10年、15年的威士忌庫存量十分不足,造成市面上流通著許多班尼富威士忌裝瓶廠IB(Independent Bottling)的產品,而真正由班尼富裝瓶的OB(Official Bottling)產品非常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