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介紹
薄酒萊(Beaujolais)是布根地以南的小產區,由北至南長55公里,全區以微幅坡地為主,共12個產區,再細分為10個特級村莊(Beaujolais Cru)、38個由村莊組成的薄酒萊村莊(Beaujolais Village)與地區級薄酒萊。薄酒萊和原本隸屬的布根地(Bourgogne),有一段密切的歷史。早在14世紀時,布根地已經是釀製黑皮諾(Pinot Noir)的知名產區,當時的王公貴族普遍認為黑皮諾是較為優雅洗練的精英品種,而野葡萄加美(Gamay)則是較為低下的粗俗品種。
然而,價格實惠、口感清爽易飲、鮮美且柔和的加美,向來令法國民眾陶醉其中。雖然自14世紀起足足被禁種了三次,加美這把野火卻怎麼也滅不掉。時至今日,人們開始了解加美的複雜與多面向,和適合搭餐的鮮嫩特質,才算是為薄酒萊與加美爭回一口氣,也難怪它的忠實粉絲不但包括了自古至今的法國民眾,還包括了當今不少國內外的權威酒評家。
薄酒萊中,以新酒為多人所熟悉。每年11月,法國各大小餐廳都見得到薄酒萊的旗幟與搭配套餐,而薄酒萊新酒上市日,不但成為全世界歡慶葡萄酒的好藉口,更讓世界各地的酒商忙得不亦樂乎。普遍來說,薄酒萊新酒要趁新鮮飲用,最晚不建議超過上市隔年三月。新酒吸引人之處,就在於新鮮柔順的特質。這不是拿來陳放的酒,卻不缺誘人可口的特性。偶而遇到特別優秀的年份,壽命還會拉長許多,甚至到隔年新酒上市時,都還相當可口。
新酒的新鮮度與易飲特質,來自於二氧化碳泡皮法(Carbonic Maceration)與不破皮、不除葡萄梗的整串發酵法。這些釀酒方式足以保存酒體新鮮度、芳香清爽的水果個性,而不至於從葡萄皮上萃取過多單寧。也因為如此,重視新鮮度的薄酒萊新酒,最適合的飲用溫度和白酒類似,約為10~14℃,建議飲用前一小時先放進冰箱起,如此喝起來會更加新鮮可口,果味也會撲鼻許多。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薄酒萊產區其實還有不少新酒以外的美酒,是既能夠當下享用、也能夠展現陳年魅力的加美紅酒。這裡的村莊級酒款和特級村莊酒,常在蒙瓶試飲中令許多專家跌破眼鏡,因為它們艱澀濃郁的程度,有時不輸給布根地或波爾多(Bordeaux)。
這樣的酒多半來自於產區內10個品質與眾不同的特級村莊,由北到南分別是聖艾姆(Saint Amour)、朱里耶納(Juliénas)、薛納(Chénas)、風車磨坊(Moulin à Vent)、弗勒莉(Fleurie)、希露柏勒(Chiroubles)、摩恭(Morgon)、黑尼耶(Régnié)、布依利(Brouilly)與布依利丘(Côte de Brouilly)。其中又以單寧表現較為緊緻的風車磨坊、口感豐厚的摩恭,和地理與風格介於兩者之間的弗勒莉,為品質最優的三個特級村莊。
特級村莊的土壤,多半以各種花崗岩為主,釀出的加美自然要比新酒的風格強勁飽滿許多;以濃厚有力的風車磨坊為例,甚至帶有深不透光的紫紅色,而它們年輕時難以入口的單寧,也暗示了驚人的陳年潛力。所幸,這些特級村莊的酒莊業者,近年來也傾向釀出能夠襯托產區原有特性的特色酒款,讓薄酒萊村莊級與特級村莊酒款更有看頭,風格也大不同。(撰文/潘芸芝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