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700 年,胡傑堡(Château Rouget)的土地就已經被註冊,為玻美侯(Pomerol)法定產區最古老的地塊之一;拜雍(Bayonne)家族也在同個時期,在此建了城堡。皮耶‧拜雍(Pierre Bayonne)是家族中最後一名打理酒莊的成員,他也曾任玻美侯市長,更是個才華洋溢的釀酒師。19世紀末期,玻美侯產區授予胡傑堡為當地五個最佳酒莊之一,高度的榮譽歸功於酒莊數代的辛勤與信念。
酒莊由1992年起轉歸於拉布耶(Labruyère)家族。拉布耶家族發源於薄酒萊(Beaujolais)地區,自1850年便在風車磨坊(Moulin-à-Vent)產區經營一座酒莊。該家族的幾代信念是忠實詮釋與表達風土(terroir),全心投入種植至釀造的每個環節;為確保果實的完整,只用手工採收,並按地塊劃分批次收成,讓每粒葡萄均達到最佳成熟度,並只使用天然酵母在木桶發酵。為了生產最優異的佳釀,胡傑堡莊主艾德華(Edouard Labruyère)與知名的飛行釀酒師米歇爾.羅蘭(Michel Rolland)、葡萄種植專家安東.西貝羅(Antoine Ribeiro)合作。最初酒堡以單寧厚重且艱澀聞名,需要時間加以柔潤與修飾,在拉布耶家族接管後,酒質轉趨柔順易飲。
人與風土周圍環伺著艾葛麗斯克林內(Château L'Eglise Clinet)、彼德綠(Château Pétrus)、樂給堡(Châteaule Gay)等名莊,坐擁18公頃葡萄園的胡傑堡位於玻美侯的精華地帶。平均樹齡40歲的葡萄藤,85%是梅洛(Merlot),其餘則為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砂礫黏土(argilo-graveleux)與矽質黏土(argilo-siliceux)覆蓋在含鐵砂岩(alios ferrugineux)底土上,生長出世界級的優異梅洛。拉布耶家族在收購首年便開起新一波的種植計畫,並在1999年買下鄰近高地的兩公頃葡萄園,以求結出品質更優良的果實。
為了達到最佳的成熟度,葡萄在熟成晚期採收並經過多次篩選。小籮筐的使用,確保了果實的完整與品質。在釀酒間再次進行揀選,除梗後的葡萄會在運輸台上做最後的篩選。拉布耶家族在2001年翻新了釀酒廠與設備,採用了大橡木桶釀造,另設不鏽鋼槽,嚴格控管設備的溫度。不同批次的葡萄採各別發酵,以求地塊的最佳詮釋。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