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 加入會員 沒有收到確認信? 追蹤酒款 線上酒窖 我的清單 手機版


總價$

進階搜尋
轉為原文選單
目前搜尋條件
有庫存
紅酒
法國
$5000 以上
全部刪除
單價
輸入價格
例:0~5000
~ 元之間

產區介紹

法國 (France)

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釀造國

 

說到法國,各人內心的投射不太一樣,有些人是香水、時裝、紅磨坊;筆者的刻板印象是貝雷帽、長棍麵包與紅酒。的確,講到法國離不開葡萄酒,反之亦然。依舊具有相當影響力(至少在亞洲仍是如此)的美國知名酒評家派克(Robert Parker)首次接觸到影響他一生最重要的飲料──葡萄酒的地方,即是法國東北產區阿爾薩斯(Alsace),因當地餐廳裡,酒比可樂要來得便宜,一試之下,他的生命歷程與全球葡萄酒世界,因而幡然改變。

 

我自己也是在阿爾薩斯「受教」;住在當地朋友家兩年期間,從完全不懂葡萄酒,到今日以葡萄酒文字工作者(勉強)維生的機緣,都建立在旅居期間,每日午、晚飲酒的經驗,但當時倒是從未認真看酒標,只顧享受。直到返台,才在無趣的職場生涯憶想起葡萄酒的美妙而棄守原職,成為如今的在下我。

 

歷史更迭  屹立不搖

 

法國葡萄酒的歷史可追溯至希臘、羅馬時代。中世紀時有修士保存、研究進而發揚種植與釀造傳統,他們當初所握有的葡萄園皆是最佳區塊。然而法國大革命後,修士與貴族的葡萄園均被充公;而19世紀末肆虐歐洲的根瘤蚜蟲病(Phylloxéra),又讓法國葡萄園毀去大半,後才以嫁接於美國種葡萄樹砧木上的方法,避去禍害。在這之後,又經過了全球經濟大蕭條與兩次世界大戰,法國酒業才逐漸於1960年代恢復生息。之後帕克由於準確預測1982年波爾多品質,與其百分評分制的流行,讓法國葡萄酒,特別是波爾多(Bordeaux)隆河產區(Rhône)愈加為世人所景仰;法國政府還因此頒予他騎士勳章。

 

法國葡萄酒品質、價格一應具全,從鄉下人家以塑膠桶至當地釀酒人家按價盛裝的超低價日常飲用酒,到極為昂貴,只有黑手黨、企業鉅子或是暴發戶才喝得起的珍貴名釀,一樣不缺。目前每年約釀有25億公升(根據2010年數據,不包括白蘭地),然而過去十幾年來法國年輕一輩飲酒量銳減,造成年產量只剩多年前的一半(反正全球葡萄酒產量普遍出現供過於求),不過減少的多是最便宜的平庸葡萄酒,法國年輕人現呈現「喝得少,喝得好」氛圍,比其父執輩更願意花費高價買瓶優質葡萄酒。

 

法國名牌  風土條件

 

Terroir這個法文,在其它語文找不到完全相容的同義詞,常在法國農產品上被提及,不管是甜菜根、起司、橄欖油或是葡萄酒都有各自的Terroir,在中文裡被譯成頗貼切的「風土條件」,也就是英文的Placeness(屬地,2002年由葡萄酒作家Andrew Jefford所譯出)。簡而言之,苗栗的東方美人(膨風茶)與台東的蜜香紅茶因風土之異而各具風情。

 

另,風土似乎比屬地譯法來得更具哲思與寬容,因為Terroir除窄義的土壤、基石、坡度、向陽、日照等地形、地質與氣候因素外,更包含了當地歷來所傳承的種植觀念、技術與特有的釀法等「人」的因素。因此,要認識法國葡萄酒,不管是真有興趣,或只是追求時髦,都必須記住Terroir這個關鍵字。

 

法定產區管制AOC

 

為落實有點形而上的風土之味,法國人在1935年首開全球風氣之先,創立法定產區管制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由國家法定產區管理局(Institute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e l’Origine et de la Qualité,簡稱INAO)負責規範與管理。AOC法定產區管制的酒款,是法國等級最高的葡萄酒(約占全國產量53.4%),對可栽種的葡萄品種、每公頃最高產量、葡萄的最低熟度(潛在酒精度)、如何栽種,甚至是部分產區的採收方式與釀造方法都有規範。

 

法國葡萄酒分四等級,最高級的AOC之下有優良地區葡萄酒(Vins Délimités de Qualité Supérieure,簡稱VDQS)等級,是預備成為AOC法定產區酒款的過渡等級(約占總產量0.9%);之下則是地區餐酒(Vin de Pay;VDP;約占總產量33.9%),與最低階的第四級──日常餐酒(Vins de Table;11.7%)。不過,為配合歐盟規範,自2012年起,法國葡萄酒由四級改為三級:即取消VDQS,並改AOC改為AOP(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égée)、地區餐酒VDP等級改名為IGP(Indication Géographique Protégée),日常餐酒(Vins de Table)則以法國葡萄酒(Vin de France)之名取代。不過,過去的日常餐酒不能在酒標上標示品種與年份,現在的法國葡萄酒等級已被允許。

 

法國多數AOC產區葡萄酒(除阿爾薩斯外),並不標明葡萄品種,也因此除高級酒之外,被新世界產區(如加州智利等)明顯標示品種名稱的葡萄酒積極搶市、打得喘不過氣;畢竟瞭解品種要比了解繁複的產區來得容易得多。而當初於1979年正式成立的地區餐酒VDP等級則讓品種標示成為可能,成為對抗新世界品種酒的先鋒。如今稱為IGP的地區餐酒(全法現有超過150個)有時相當詩意,如柯比耶(Corbières AOC)產區東北方的天堂谷(Vallée du Paradis),或是科西嘉島的地區餐酒美麗之島(L’Ile de Beauté),較大區域的地區餐酒則有羅亞爾河谷(Loire)的法國花園(Jardin de la France IGP)等等。

 

現在所稱的「國際葡萄品種」,幾乎全數源自於法國,或是因種植在法國而出名。在法國種植最廣的前十名依種植面積由大而小,分別是:梅洛(Merlot)格那希(Grenache)、白于尼(Ugni Blanc)、希哈(Syrah)卡利濃(Carignan)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夏多內(Chardonnay)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加美(Gamay)以及黑皮諾(Pinot Noir)。除以上主流品種,法國也種有Fer Servadou, Négrette, Jacquère等少見品種。(撰文/劉永智 Jason)

 

常見詞彙參考

 

Cave Coopérative:釀酒合作社

Château:酒堡,主要指波爾多酒莊,但有些酒莊即使是平房也自稱Château

Cru Classé:級數酒莊(以及其葡萄園)

Négociant:在波爾多主要指經銷葡萄酒的酒商(尤其是高級酒);在布根地或隆河則是指買入葡萄酒或是葡萄,加以釀造、培養、裝瓶並貼標銷售的大型酒商

 

展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