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介紹
原生於法國,為目前全球種植量第五大的黑葡萄品種。萌芽晚、成熟早,所需要的生長期較短,抗病力不錯、容易種植,成熟時其果皮色素含量極高,但若沒掌握好採 收時機讓果實過熟,則會失去酸度和香氣。若種植於不易成熟的地區則會讓希哈出現不舒服的澀感以及相當明顯的黑胡椒和橡膠被燒的氣味。
最有名也是最長壽的希哈生產於法國南方北隆河(Northern Rhône)地區的兩個產區,艾米達吉(Hermitage)與羅第丘(Côte rôtie),通常被稱前者剛、後者柔。另外像是聖喬瑟夫(St-Joseph)和克羅茲-艾米達吉(Crozes-hermitage)這兩個產區的希 哈紅酒算是北隆河區較為有活力又早熟的代表。
在法國南方希哈的種植量與人氣至今不停增加,不只北隆河,在南隆河(Southern Rhône)地區增加得特別明顯,希哈可以為南隆河的主要品種格那希(Grenache)增添結構、提升陳年價值。另一個南法大產區隆格多克-胡西庸 (Languedoc-Roussillon)也將希哈列入法定品種以改善酒體結構。法國外島科西嘉(Corsica)也相當成功將希哈引進種植,釀出不 錯的隆河風格紅酒。
北隆河地區希哈通常是單一品種釀造,像羅第丘雖允許添加維歐尼耶(Viognie)但最高不可超過20%仍以希哈為主。在 南隆河希哈就為調配角色,通常和格那希、慕維得爾(Mourvèdre)、卡利濃(Carignan)、仙梭(Cinsaut)等等混釀。另外在南法普羅 旺斯(Provence)產區以及澳洲國家,希哈則最常與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一起釀造。
17 世紀歐洲殖民時代開啟,希哈被帶往澳洲,並且在澳洲成為種植最廣的黑葡萄品種。澳洲稱希哈為Shiraz,Shiraz這個字甚至比Syrah更被消費者 所熟知,因為澳洲葡萄酒大量出口外銷,Shiraz這個字大多都會標示在酒標上,不管是單一釀造或是與別的品種混釀,例如與卡本內蘇維翁混合則會標示 Cabernet Shiraz或是Shiraz Cabernet,哪一個寫在前面就表示該品種為主導。雖然同為希哈,但澳洲酒款往往比法國隆河來的更甜美、更成熟,巧克力香氣明顯多於胡椒辛香。希哈在 澳洲種植之廣從寒冷區到炎熱區遍布各地,希哈風格也愈來愈多樣化,從辛香的隆河風一直到濃熟的澳洲風,甚至模仿隆河的混釀手法如希哈加入維歐尼耶,或希哈 和格那希、慕維得爾結合為SGM或是GSM等等,澳洲極為成功地向世界建立起時髦的希哈風潮。
除了澳洲,美國加州在希哈上的表現也不徨多讓,無論在那帕(Napa)產區還是索諾瑪(Sonoma)產區,尤其是更溫暖的中央谷地(Central Coast)區特別成功。近幾年希哈在華盛頓州展現出相當大的潛力,釀出許多優質明亮的希哈酒款,已成為當地的流行品種,種植面積即將超越卡本內蘇維翁, 甚至是在當地已有崇高地位的梅洛(Merlot)。
希哈在南非通常使用Shiraz字眼,跟隨著澳洲的新式風格,種植面積與日俱增、產區分布也愈來愈廣,逐漸被國際認可為另一個優質希哈的代表性國家。同樣位於南半球的智利與阿根廷,希哈也已展現出相當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