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Lamy)家族世代在伯恩丘(Côte de Beaune)的聖歐班(Saint-Aubin)栽種葡萄,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640年。前任莊主禹貝(Hubert Lamy)長期跟隨父親尚(Jean Lamy),學習酒莊的管理與釀造。1973年,酒莊更名為禹貝.拉米(Domaine Hubert Lamy),僅自持八公頃葡萄園。
約莫90年代,酒莊取得大程度的發展,購入或租用了許多新的地塊。考量到品種與土壤間的搭配,原先栽植黑皮諾(Pinot Noir)的葡萄園,改種較適合的夏多內(Chardonnay)。
少莊主兼釀酒師奧立維(Olivier Lamy),年少時修習釀酒與商業,嘗遍世界各產區佳釀,並追隨卡慕賽酒莊(DomaineMéo-Camuzet)的尚.尼克斯.蜜歐(Jean-Nicholas Meo)學習自然動力法栽種,對葡萄的品質與產率有相當嚴格的要求。1995年,奧立維繼承了父親的衣缽。
支撐布根地(Bourgogne)未來十年的十名釀酒師今日,酒莊葡萄園已拓展至18.5公頃,80%種植夏多內,黑皮諾則占20%。擴建酒窖的同時,釀酒處亦改採自然重力設計。奧立維在種植與釀造上,進行許多新嘗試,除有機耕作外,葡萄藤採居由式(Guyot)剪枝,並在五至八月期間,進行每月的綠色採收;每公頃種植密度高達驚人的14,000株,甚至高達三萬株,每株結出的果實往往只有三串,產量大為縮減,風味卻相對濃縮,葡萄也特別早熟。加之聖歐班充滿鬆軟石灰岩壤層,貧瘠的土壤,讓每株葡萄藤為了汲取更多養分,紛紛奮力向下扎根,礦物感的特色也更加強烈。宛如斯巴達般的嚴格訓練,顆顆葡萄都非常集中與濃縮。
因極高的種植密度,輔助機器無法進入葡萄園,所有農活都要以手工進行。釀造部分,奧立維摒棄布根地常用的228公升小橡木桶(pièce),改採300或600公升的大橡木桶發酵與培養。夏多內在榨汁後,不經沉澱過濾便輸送至木桶發酵,也不在培養時攪桶,以維持酒液自然純淨又濃郁集中的風味,最大化詮釋風土。
禹貝.拉米酒莊已成為布根地首屈一指的白酒名家,70%的產量都已被國際市場掃購。俐落的酸度與集中細緻,是酒款的招牌風格,在一段時間後,風味與層次更加突顯。天才釀酒師奧立維,更曾被《今日布根地》(Bourgogne Aujourd'hui)評比為,支撐布根地未來十年的十名釀酒師之一。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