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葡萄農,需善於觀察、求知若渴,勤奮且沉著,大膽又不失細緻,熱愛自然與生命,尊重他的同伴與同行。身為葡萄農,像名精湛的藝術家,果敢不失穩重,熱情不失思慮,激昂卻不急躁,固執又隨心所欲,勤儉亦慷慨。身為葡萄農,要懂得提供愛好者,好比自家飲用的最佳甘露。」–尚皮耶.阿莫侯(Jean-Pierre Amoreau)
位於波爾多(Bordeaux)右岸聖愛美濃(Saint-Émilion)西北的樂譜堡(Château le Puy),屬弗朗丘(Côtes de Francs)法定產區,於1610年由阿莫侯(Amoreau)家族闢建,距今已400多年。
歷史、傳統與天體在一波波講求快速、效率的現代化浪潮下,樂譜堡秉持著15世代傳承的種植釀造哲理,揚棄農場與作坊的機械化與自動化。50公頃的土地,僅開墾一半栽種葡萄藤,以不破壞環境、和自然共處為最高原則。平均樹齡50歲的老葡萄藤,主要種植梅洛(Merlot),另有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馬爾貝克(Malbec)與卡門內里(Carmenère);白葡萄則以榭密雍(Sémillon)為主。每公頃約5,500株的葡萄藤,只釀出3,000公升的濃郁酒液。
酒莊採自然動力法(biodynamique)耕作,依循陰曆中的天體運行,決定農作的大小事。從未使用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劑等化學藥劑,僅採人力的嚴謹照料。果實在水泥大槽發酵,不添加人工酵母或加糖(chaptalisation),接著進入大小橡木桶培養24個月,近滿月時裝瓶,並於瓶口封蠟。
不含硫的葡萄酒1990年,尚皮耶與帕斯卡(Pascal Amoreau)開始研究,如何釀造不添加硫化物的葡萄酒。精挑細選的葡萄果粒,不在發酵中添加硫、人工酵母與濃縮葡萄汁,並在不含二氧化硫的狀態下,桶陳24個月;即便攪桶(batônnage)時機點,也需參考陰曆。生產出的酒款,未經過濾,卻早早展現出優越的陳年潛力。樂譜堡於1998年推出該理念的結晶,詮釋出純粹的當地風土(Expression Originale du Terroir)。(編撰 / Rex T.)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