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時,阿爾多.康特諾(Aldo Conterno)的祖先移民至阿根廷。在一連串的變化後,數年後,家族返回義大利。喬凡尼(Giovanni Conterno)帶領家族回到蒙福泰阿爾巴(Monforte d'Alba),耕作葡萄藤並釀酒。康特諾家族(Conterno)在喬凡尼的引領下,生意漸隆,甚至遠銷至美洲大陸。為了回應市場的需求,酒莊意識到需要打造頂級巴羅洛(Barolo),1920年,精選巴羅洛首次裝瓶。
喬凡尼之子加康莫(Giacomo Conterno)於1930年代接下父親的棒子,奉獻並帶遠見地持續家族的傳統,酒莊的聲望漸漸遠播至義大利各區。兩個兒子:喬汎尼(Giovanni)與阿爾多,開始協助家族的事業。1950年,在加州一位親戚的協助下,阿爾多充滿抱負地前往美國,開拓葡萄酒事業;喬汎尼則於1961年遞棒給自己的孩子們。在美國五年的拼搏經驗,阿爾多興起了建立自我事業的念頭。他買下了法弗園(Il Favot),並於1969年創建了阿爾多.康特諾酒莊(Poderi Aldo Conterno)。今日,酒莊的營運已傳遞至下一代:法蘭柯(Franco Conterno)、史蒂凡諾(Stefano Conterno)與佳康莫(Giacomo Conterno),以延續康特諾家族的輝煌傳統。
雖然康特諾家族在喬汎尼與阿爾多這代分家,卻各自推出世界級水準的巴羅洛,既堅持古法傳統,亦不時援引現代技術。阿爾多.康特諾酒莊雖常被歸類為巴羅洛的現代派份子(Barolo Boys),本質上則新舊並濟交融,可謂1970年代後期巴羅洛文藝復興運動的濫觴。
Rappresentano l'espressione netta delterroir di Langa.(真實展現出朗給地區的風土)阿爾多.康特諾酒莊位於蒙福泰阿爾巴酒村的布希亞(Bussia),非常接近傳統巴羅洛的產酒核心。截至現今,酒莊擁有25公頃的葡萄園,平均海拔約400公尺的面南或面西南坡地,主要地層由灰褐沙土或帶青與白色泥灰土組成。
酒莊三大葡萄園分別為,羅米可園(Romirasco)、奇卡拉園(Cicala)與科洛內羅園(Colonnello),真實展現出朗給地區(Langa)的風土。朝南或朝西南的向陽坡,含豐富碳酸鈣與鐵的黏土與石灰土混合地層,再再創造出栽種內比歐露(Nebbiolo)的優質條件。只有在三大葡萄園的果實達到完美狀態,酒莊才釀製旗艦酒款:「大布希亞」巴羅洛陳年紅酒("Gran Bussia" Bussia Barolo Riserva DOCG),由當初的1971年至最新的2008年份,也只有推出19個年份。在阿爾多晚年時,同意兒子們採用法國橡木桶,然而,巴羅洛的酒款除外,顯示其對傳統的尊重與堅持。(編撰 / Rex T.)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