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麗塔(Rita Tua)與維爾吉利(Virgilio Bisti)夫婦在義大利托斯卡尼(Toscana)買下了兩公頃的葡萄園,並顛倒麗塔之名,創建了圖爾麗塔酒莊(Tua Rita)。葡萄園位於第勒尼安海(Mare Tirreno)與煤塔力費雷山丘(Colline Metallifere)間的科尼亞谷地(Val di Cornia)。夫妻倆原只想過著與自然親近的退休生活,卻對釀酒存有無比的熱情,遂開始在土地上栽種葡萄藤,開啟了葡萄酒的第二春。
麗塔夫婦尊重自然環境,依循人與自然共存共榮的理念。憑藉著多年來的種植經驗,以及嚴格的標準,成為義大利最早成功的「車庫酒」(vin de garage)酒莊之一。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酒莊的葡萄園已拓展至20公頃,2000年初至今,更擴大至30公頃。
1992年,酒莊釀製的首支酒款「朱斯托」(Giusto di Notri)問世,立即引起葡萄酒業界人士讚賞追捧,在國際間產生不小的轟動。隨著1994年以小橡木桶100%梅洛(Merlot)釀造的雷迪加菲(Redigaffi)限量釋出,造就了圖爾麗塔酒莊的巨星地位。雷迪加菲酒款更與歐瑞納亞酒莊(Tenuta dell'Ornellaia)的馬賽多(Masseto)、Azienda Agricola Le Macchiole的Messorio,並列義大利托斯卡尼區的頂尖三大百分百梅洛紅酒。
種植與釀造酒莊葡萄園主要採高登式(Cordon)剪枝方式,種植密度約每公頃5,000至9,000株。麗塔夫婦對自然的尊重與熱愛,同樣也體現在葡萄園的照料上,田園間的生態系統維持,注重環境與土壤的健康程度。地塊壤層主要由石塊、黏土與泥沙等組成,富含微量礦物元素。煤塔力費雷山丘,義大利文原意為「鐵之山丘」,細微的鐵金屬感與帶鹹礦物調性,為圖爾麗塔酒莊的特色,並且也可視為風土的反映。
為了打造高品質的酒款,2000至2002年間,酒莊進行釀造區的擴建與再設計,配合並依造義大利的傳統工藝。果實經手工精挑細選後採收,再於輸送帶上進行二次篩選。經輕柔碾碎的果泥,於開口大橡木槽進行酒精發酵,依照年份狀況,泡皮發酵期間介於25至30天左右,並不時淋汁(rimontaggio)或踩皮(follatura)。發酵完成後,酒液以重力方式注入小橡木桶(barrique)培養至少18個月,並啟動乳酸發酵(fermentazione malolattica)。(編撰 / Rex T.)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