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吉羅拉莫(Girolamo Dorigo)與妻子決定,在位於弗里尤利‧維內奇亞‧朱利亞大區(Friuli-Venezia Giulia)的烏迪內市(Udine)附近十公里處,買下了第一塊葡萄園。這個位在義大利東北、接壤鄰國斯洛維尼亞的地帶,是義大利最重要的頂級白酒產區;其中,吉羅拉莫購置的葡萄園位在「東之山丘」產區(Colli Orientali)之內,更是全義大利最受推崇的白酒產區。
「東之山丘」的葡萄園,得惠於Julian Alps的山脈屏障,遮蔽北方而來的嚴酷寒風,且受到南方的亞德里亞海(Mare Adriatico)調節。海拔高度介於100至300公尺之間的「東之山丘」曾經為海洋,今日仍可見到沉積泥灰土與砂岩等壤層,構成了地質上相當獨特的" flysch di Cormons"土層。
義大利東北的世代交融之歌1970年代,正當中義逐漸興起「超級托斯卡尼」(Super Tuscan),這個位於義大利東北的小角落也開始掀起白酒的革新運動。以往義大利白酒的釀造,多半會帶葡萄皮發酵,並且不會進行發酵溫度的控制。為了走向更廣闊的國際葡萄酒市場,弗里尤利‧維內奇亞‧朱利亞的釀酒師開始打造有國際風格的白酒,除了推出如白蘇維濃(Sauvignon Blanc)等國際品種酒款,更改進了釀造製程,白酒除梗去皮並在溫控不鏽鋼槽中低溫發酵,並盡量減少橡木桶的點綴。
今日弗里尤利‧維內奇亞‧朱利亞以清新純粹、香氣逼人的優雅白酒聞名,酒中爽脆的酸度,引出空靈飄逸的仙妙意象。然而,在與國際風格接軌的同時,對傳統消逝的危機感,許多釀酒人紛紛走回先祖的路子,尋找在地的認同並雕塑出獨特的風貌。Josko Gravner釀造「橘酒」(Orange Wine),便是顯著的回歸運動;此外,諸如Schioppettino與Tazzaelenghe等瀕臨滅絕的原生品種,也紛紛得到應有的重視。身在這波浪潮當中的吉羅拉莫,自然無法置身事外。1973年,他在葡萄園種下了皮紐諾(Pignolo),這個帶有清新酸度與綢緞質地單寧的在地葡萄,一度在根瘤蚜蟲(Phylloxera)侵襲後接近絕種。透過系統性的實驗,找尋土壤與品種的最佳組合,吉羅拉莫終將皮紐諾最好的一面,呈現於世人眼前。
Due generazioni ed un unico marchio di eccellenza.(兩個世代與一個卓越品牌)吉羅拉莫最終將畢生習得的經驗傳承給兒子阿列修(Alessio Dorigo),多力哥酒莊(Dorigo)也因捍衛在地的原生品種,得到國際級的聲譽。然而,若原生品種釀不出好酒,根本沒有任何說服力。酒莊的核心價值便是熱情,與滿懷好奇心的研究精神,經過無數的實驗與奉獻,兼採傳統與現代優異處互補,充沛的創造力,打造出一瓶瓶酒質優異的佳釀。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