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區介紹
位於南隆河的吉恭達斯(Gigondas)長久以來一直被視為是教皇新堡(Châteauneuf-du-Pape)物超所值的替代品。不過,兩者之間在產區風土上其實有相當大的差距。
吉恭達斯位於南隆河產區的東南方,西南邊緊鄰瓦給雅斯(Vacqueyras),東南邊為威尼斯-彭姆(Beaumes-de-Venise);教皇新堡則在其更遠的西南方。與幾個鄰居最大的差異在於高度超過海拔600公尺的石灰石山脊Dentelles de Montmirail高聳矗立在吉恭達斯區內東南方,使此區葡萄園多半擁有西或西北的向陽面,因此不受到來自南法密斯特拉強風(Mistral)的正面襲擊。這個外型狀似巨人牙齒般的Dentelles de Montmirail是在中新世(2300萬至533萬年前)末期所形成;在此之前,吉恭達斯與周遭廣大區域全部都長時間淹沒在海水之下。之後因地殼構造變動之故,沈沒在地底下的石灰石岩床被強勁力量翻轉向上,垂直入雲霄,造成如今的Dentelles de Montmirail。連帶向上提升翻起的土壤也猶如融化的糖霜一般,隨時間演進緩慢流下山坡與平原,由山坡而下因此可見不同時期的土壤如石灰石、泥灰與砂石等。越是靠近Dentelles de Montmirail,氣候也越涼爽、日夜溫差大,土壤構造與微型氣候等差異也造就了吉恭達斯酒款的多樣性。
吉恭達斯正如其他南隆河產區一般,以紅葡萄格那希(Grenache)為主,法令規定葡萄園內此品種種植面積必須至少達到該園的65%。其他品種則包括希哈(Syrah)、慕維得爾(Mourvèdre),以及其他隆河丘(Côtes du Rhône)所允許的品種(除了卡利濃 [Carignan]以外)。傳統上格那希在酒中調配比例為80%(最少須達50%),希哈與慕維得爾為15%,其他5%則為其他品種。自2009年起,法令允許酒款中使用「近100%」的格那希,但是酒中還是必須有微小部份的其他品種,使吉恭達斯紅酒依舊得以維持名義上的「調配酒款」。吉恭達斯葡萄酒公會目前也積極推動區內白酒AOC的成立,品種則為克雷耶特(Clairette)。
過去吉恭達斯紅酒多半不去梗整串釀製,新橡木桶的使用也少見。不過現今新一代的釀酒師則多具實驗精神,勇於嘗試不同的釀酒方式,也使吉恭達斯葡萄酒越發多變而有趣。
(撰文: 王琪/Le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