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波爾多(Bordeaux)酒界敬重的費賈克堡(Château Figeac)老莊主帝艾里.馬隆庫(Thierry Manoncourt)於2010年八月底辭世,享年92歲;其最大的遺憾與遺願,應是費賈克堡未能如其願在他生前被列入聖愛美濃(Saint-Émilion)產區的「一級特等酒莊A等」(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 A),而僅能與其它12家酒堡屈居於「一級特等酒莊B等」(Premier Grand Cru Classé B)。帝艾里在1988年即將酒堡的日常營運交予女婿達哈蒙(Eric d’Aramon)掌理;當筆者問及是否承繼老莊主遺願,繼續追求列級上的提升?達哈蒙表示,若真被列為「一級特等酒莊A等」,其實對於完全由家族經營的費賈克堡未必是好事一件,此因葡萄園的土地價格,將會因升級而上漲一倍,然而該家族恐無能力負擔隨之而來的龐大遺產稅;故達哈蒙說,最好寧為雞首(「一級特等酒莊B等」之首),不為牛後(「一級特等酒莊A等」排名殿後)。
礫石造就的獨特性格今日的費賈克堡佔地54公頃,葡萄園種植面積達40公頃,園內的品種種植比例與酒中最後混調比例相當,約是20%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40%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以及40%的梅洛(Merlot)。聖愛美濃鄰近玻美侯(Pomerol)產區邊界地帶的礫石區(Graves),此地共有五處明顯的礫石圓丘,其中三處即位於費賈克堡的葡萄園內,另兩處則由白馬堡(ChâteauCheval Blanc)包辦(但礫石層深度仍不若本堡)。由於礫石土壤排水佳、易保陽光溫熱,故使費賈克堡適合種植較為晚熟的卡本內蘇維濃及次晚熟的卡本內弗朗,因而酒中的梅洛占比僅有40%,使本堡的紅酒風格在以梅洛為主的聖愛美濃產區裡獨樹一幟,常嗅聞到雪松、雪茄盒、薄荷腦以及煙燻氣息,在波爾多右岸紅酒裡的風格辨識度極高。
各有其名的圓丘本堡的三處礫石圓丘各有其名,位於南邊的圓丘因過去曾存在的風車而被暱稱為「風車丘」(Les Moulins),其海拔36公尺,礫石層厚度約七公尺;位於中央的圓丘因呈高原平台狀而被暱稱為「階地丘」(La Terrasse),其海拔為36公尺,礫石層厚度約六公尺;而靠北、鄰近酒堡的圓丘因在夏季時的微氣候氣溫極高,對葡萄樹以及酒農都形成相當大的考驗,而被稱為「地獄丘」(L’Enfer),其海拔為38公尺,礫石層厚度則達十幾公尺。費賈克堡的礫石地質,可與歐布里雍堡(Château Haut-Brion)或是瑪歌堡(Château Margaux)相比擬。
聖愛美濃最硬頸的名酒自達哈蒙接手莊務的1988-1997間,身為女婿與學徒的他,謹遵岳父的指示釀酒,但當他嗅到1990年代後期新一代飲酒人散發出的「即時享樂」氣氛,他便對酒款的風格進行微調。基本上,風格並無太大轉變,但較之十多年前,現今的酒色更深艷、果香愈加濃郁奔放一些。即便本堡的風格較帝艾里掌權時期要為可親、容易欣賞一些,但費賈克堡紅酒迷人魅力的真正發揮,依舊要至少耐心等上十年後才逐漸顯露,算是聖愛美濃最硬頸的名酒。
本堡平均每公頃種植6,000株葡萄樹,平均樹齡約40歲,每公頃平均產量為3,500-4,000公升。手工採收的葡萄經過去梗,依品種與不同地塊分開釀造,正牌酒都在14,500公升可控溫的巨大木槽中,進行酒精發酵與隨後的乳酸發酵(僅使用野生酵母)。本堡會在此開放式的大木槽中,以特製的櫺格狀頂蓋將葡萄皮向下壓入酒汁中,好加強萃取,偶爾會輔以淋汁以及踩皮。榨汁作業以往都採用建造於1921年的木造垂直式柵欄壓榨機進行,約在2007年左右,本堡添購了四台新式的垂直式柵欄壓榨機,可更精準地控制榨汁時間與力道,以輕柔壓出最佳的榨汁酒(Vin de Press);本堡通常會在正牌酒裡混調約2-3%的榨汁酒。隔年春天經過混調後,於全新橡木桶熟成18個月後裝瓶上市。
二軍酒的上市費賈克堡自1945年分便開始裝瓶上市二軍酒,這應是聖愛美濃產區最早推出者,二軍酒原來稱為Château de Grangeneuve,自1983年起更名為La Grange Neuve de Figeac。二軍酒均於不鏽鋼槽發酵,其實本堡是繼歐布里雍堡及拉圖堡(Château Latour)之後,於1971年便開始使用不鏽鋼槽者。另外,本堡還在2002年向AXA保險集團購回原屬費賈克堡的Petit-Figeac葡萄園(僅1.5公頃),並以Château Petit-Figeac為名釀酒上市。惟自2006年份起簡化酒名為Petit-Figeac,也自此年份起在混調中減少梅洛品種比例,並增加卡本內蘇維濃的比例,好讓其酒質風格更趨近費賈克堡,其年產量僅1,000箱。自2012年分起,二軍酒的名稱由Petit Figeac取代。
本堡後有傳人,美釀傳承不息此外,當初自費賈克堡產業分離出去,而後獨立建莊的酒堡還包括現今的拉圖費賈克堡(Château La Tour Figeac)、Château La Grave Figeac 以及Château La Tour du Pin Figeac等。老莊主帝艾里生前有四名成年且各自婚嫁的女兒,並都完成傳宗接代任務生下14名孫兒女,其中幾位自九歲起已開始學習品嚐葡萄酒。本堡後有傳人,美釀傳承不息。(撰文/劉永智 Ja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