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oumey" 一詞源自於南法的加斯科方言(Gascon),意思是「啄木鳥經過的地方」,每年,這隻候鳥都會飛越波爾多(Bordeaux)地區,返回溫暖的南方過冬。
19世紀初期,位於綠東梅多克產區(Ludon-Médoc)的帕洛美堡(Château Paloumey),佔地共35公頃,為葡萄酒商人奧卡塔夫(Octave Dupuy)所有。奧卡塔夫深信梅多克(Médoc)南部的葡萄酒事業潛力,開始著手全面翻新酒莊,使帕洛美堡的葡萄酒在當時極負盛譽,並且在短時間內便躋身梅多克中級酒莊(Crus Bourgeois du Médoc)之列。
然而好景不常,帕洛美堡在19世紀末期慘遭根留蚜蟲(Phylloxera)以及戰火摧殘,葡萄園遭到廢棄,葡萄藤更在1950年被盡數拔除,曾風光一時的帕洛美堡,自此被世人遺忘了將近40年的時光。
一個女人的熱情與決心荒廢已久的酒莊,僅剩凋零乾枯的葡萄藤,釀酒廠也不復存在,要重振雄風可說是極為艱鉅的任務。
1989年,瑪婷.卡茲娜芙(Martine Cazeneuve)決意復興帕洛美堡當年盛況,與François Charles Oberthur公司合作,致力於使帕洛美堡重獲新生,甚至將酒莊視為自己的「第四個兒子」!。
瑪婷著手整頓葡萄園的各個地塊,重新種植葡萄藤並再建釀酒廠,為酒莊注入活力。正所謂皇天不負苦心人,帕洛美堡於2003年被梅多克中級酒莊聯盟(Alliance des Crus Bourgeois du Médoc)升格為優質中級莊(Crus Bourgeois Supérieur),葡萄酒品質再次獲得認可。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