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諾托酒莊(Prunotto)位於義大利西北部皮蒙特地區(Piemonte)最重要的城市阿爾巴(Alba)。這裡是一片綿延起伏的平原,同時,也以巴羅洛(Barolo)、巴巴瑞斯科(Barbaresco)與白松露聞名於世。
19世紀初期,皮蒙特地區大多是生產平價酒的釀酒合作社,普諾托酒莊的前身即為釀酒合作社(Ai Vini delle Langue),由Alfredo Prunotto先生主掌釀酒,並在1905年進行了第一次的葡萄收成。合作社的經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蕭條環境中存活下來。1922年,合作社經營面臨危機,年輕的Alfredo Prunotto化危機為轉機,毅然決然接手經營,並以自己的名字重新命名此產業為普諾托酒莊(Prunotto)。Alfredo Prunotto先生投入滿滿熱情,並延續自己的釀酒理念;在其堅持不懈的熱忱與努力下,酒莊的經營日漸穩定,品質有口皆碑,普諾托酒莊也開始將酒外銷到國際市場,剛剛崛起的英國、美國市場亦為其外銷目標。
1961年,普諾托酒莊首度提出「單一葡萄園」概念,借自法國勃根地分級園(Cru)的概念,分析每一個地塊獨特的風土結構,並將葡萄因地適宜的栽種在最適合生長的地方,以釀造出最能代表該「特級葡萄園」風土的酒。巴希亞園(Bussia)即是在1961年第一個被定義出的特級葡萄園,這個有如古希臘露天劇院般的圓形葡萄園,現在也是世界公認最頂級Barolo的產地。
Antinori家族接手經營1956年,年邁的Alfredo Prunotto先生將酒莊交給釀酒師好友Colla兄弟接管。在他們的經營之下,普諾托酒莊聲勢如日中天,不僅定義出特級葡萄園概念,在硬體設備與釀酒環境也整體翻新,酒款更是受到國際市場肯定,因此受到義大利指標性酒廠 - 安蒂諾里家族(Antinori) 的青睞,於1989年Colla兄弟退休後,接手普諾托酒莊。
為了保有普諾托酒廠原本的釀酒風格與品質,退休的Alfredo Prunotto先生堅持安蒂諾里家族必須與普諾托酒莊共事數年,直到1994年才放心讓安蒂諾里家族正式接手酒莊的釀造與經營。安蒂諾里家族允諾會以釀造自家葡萄園的單一葡萄園酒款為宗旨,嚴格掌控每個環節的釀酒品質,延續Prunotto先生傳承下來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