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Santenay村上城的新銳酒莊,也採買葡萄經營一小部份的酒商酒,紅、白酒各半,是生產最多Santenay村白酒的酒莊,水準與精彩度甚至更勝紅酒,多採用高坡的村莊級園如Sous la Roche和Biéveaux,以及一級園Beaurepaire等釀成圓潤卻多酸味,且帶一些咬感的個性白酒。」- 林裕森,《酒瓶裡的風景:布根地葡萄酒》
Santenay白酒主要生產者位於布根地(Borgogne)伯恩丘(Côte de Beaune)最南端松特內(Santenay)的安東.奧利維酒莊(Antoine Olivier),於1960年代後期創立,濫觴於Antoine Moreau-Chevalier留下的幾塊葡萄園。Antoine Moreau-Chevalier之孫、前任莊主Hervé Olivier,經由多年努力地添購新地塊(climat)與重新栽種,葡萄園逐漸拓展至薩維尼.伯恩(Savigny-Lès-Beaune)、玻瑪(Pommard)與夏隆內丘(Côte Chalonnaise)的乎利(Rully)。
酒莊持有的葡萄園,許多均歷史久遠,有的甚至荒廢達百年之久。經逐年整理後,這些古老地塊重新綻放風采,以夏多內(Chardonnay)葡萄,釀造出令人驚豔的絕世佳釀;這也讓安東.奧利維這菁英小酒莊,躋身為松特內主要的白酒生產家。2003年,Hervé之子安東(Antoine Olivier)接任莊主一職,在這之前,安東已隨侍其父多年,嫻熟處理酒莊大小事。安東信仰「勉力行事,浸淫享受」(Le goût du travail bien fait,avec une légèreté suffisante.)格言,期望飲者能夠過他的酒液,體會到他對「自然環境的尊重與享樂」等核心理念。
"La qualité d'un vin débute part le respect du terroir et de l'environnement."(品質始於對自然與風土的尊重)在土壤的保養上,安東採「放任」的態度,讓葡萄藤與生長的風土(terroir)自行交互溝通。以永續的方式管理葡萄園,不使用化學產品,多採天然藥草或腐植肥料,並根據星體運行的曆法栽種。果實的成熟度至關緊要,涉及能否全然詮釋風土,是故,只有成熟度最高的果串,才能由手工採收。
釀製紅酒的黑皮諾(Pinot Noir),不帶梗果實被精心挑選,經破皮後於不鏽鋼槽溫控發酵。期間不踩皮(pigeage),僅採淋汁(remontage)萃取單寧與風味,整個釀造過程約三個星期。酒液發酵完成後,注入於橡木桶(fût)培養(élevage)至少12個月。
安東以布根地傳統釀造法生產白酒:夏多內(Chardonnay)榨汁後迅速澄清(débourbage),葡萄汁(moût)直接注入橡木桶發酵,整個過程可長達數個星期,期間不時多次攪桶(bâtonnage)。在攪桶的過程中,沉澱於桶底的死去酵母(lie)受到輕柔的攪拌,微粒均勻地懸浮於酒液;除了「哺育」(nourrir)、賦予更多深沉風味外,攪桶可避免酒液氧化,維持新鮮的水果風味。白酒經發酵後,另會泡渣(sur lie)培養12個月,不經任何澄清。
相對於目前廣泛於不鏽鋼槽發酵的白酒,直接於木桶發酵的酒液,質地更加柔順膏滑,維持其層次感與複雜度的同時,依然擁足夠架構支撐起橡木桶的風味。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