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史拉貝爾(Johann Gottlob Schrapel)和家人於1844年從德國西里西亞(Silesia)來到南澳,是在巴羅沙谷(Barossa Valley)艱辛開墾的第一批先鋒。柏瑟尼酒莊於1981年從柏瑟尼路(Bethany Road)起家,當時酒莊裡擺了滿滿兩噸的希哈(Shiraz)和麗絲玲(Riesling),抱持著建立完整巴羅沙美酒體驗的夢想由此開始展翅。
1980年代早期對於澳洲的葡萄酒業者是一段非常艱辛的時期,原因在於葡萄生產過剩,於是當地一窩瘋地釀起紅酒,使得市場價格滑落至比生產價格還低,於是澳洲政府以優渥的補助鼓勵栽種者砍掉希哈和格那希(Grenache)等古老的葡萄品種,改種植新品種。在這片淘汰與新種種植的風氣中,史拉貝爾家族反而在古老葡萄園上堅持釀酒傳統,漸漸地,殷勤不懈地努力以及形塑巴羅沙的特殊想法逐漸被傳開,也因此開創了一股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特色。
上溯160年的老藤目前巴羅沙的葡萄藤都邁向第四到五代之久,因此它們所結的果實更需要持續地關注與照顧。細長的葡萄枝根部穿過濕潤的巴羅沙土質,深埋在富含礦物質的土壤裡,因此果實色深汁多,滋味豐潤而多層次。史拉貝爾家族花了多年時間才真正瞭解如何善用巴羅沙的黏土質土壤和地中海型氣候作用來種植葡萄,並繼續在數代累積的經驗與智慧下求進步。
在史拉貝爾家族擁有的兩座葡萄園農場:柏瑟尼葡萄園(Bethanien Vineyard)和蔓絲葡萄園(Manse Vineyard)裡頭,他們採用古老傳統:人工剪枝和採摘葡萄,和21世紀的新科技並用的採收方式。柏瑟尼酒莊最大的天然優勢便是來自家族葡萄園裡果實。釀酒廠運用高品質的橡木桶幫助酒的熟成,致力釀出能反應各葡萄園個性與巴羅沙山谷獨特氣候的葡萄酒。跨世代的史拉貝爾家族傳統促使柏瑟尼酒莊一代一代求進步,並使莊園種植的葡萄和釀製酒生生不息。
美好生活品質、關心土地、細心經營葡萄園和酒莊、讓下一代有更好的起點,都是柏瑟尼酒莊的願景。也由於他們長期維持優良品質,在2011年受到James Haliday榮頒五顆星精品酒莊的肯定。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