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愛美濃 #Saint-Émilion #波爾多右岸 #Otto Rettenmaier #Stéphane Derenoncourt #Julien Lavenu #Claude Bourguignon #Classement des Crus de Saint-Émilion #Grand Cru Classé #波爾多混釀 #Bordeaux Blend
聖愛美濃名莊同屬一家位於波爾多右岸(Right Bank)聖愛美濃(Saint-Émilion)名莊 - 費賈克堡(Château Figeac),於1876-1879年間陸續出售其200公頃莊園的多筆土地;其中30多公頃地塊被柯比耶家族(Corbière)購入,即是今日拉圖費賈克堡(Château la Tour Figeac)的前身。1881年,當中的一半土地又被分割,成了另一以Figeac為名的酒莊 - 拉圖邦費賈克堡(Château la Tour du Pin Figeac)。
來自德國的赫特麥爾家族(Rettenmaier)於1973年成為拉圖費賈克堡的新任持有者,現任當家奧圖(Otto Maximilian Rettenmaier)於1994年接手。波爾多知名的釀酒師 - 斯特凡納.戴瑞儂寇特(Stéphane Derenoncourt),以及Derenoncourt Consultant的朱利安.拉維紐(Julien Lavenu)擔任酒莊的釀酒顧問;法國著名的土壤微生物學者 - 克勞德.布吉尼翁(Claude Bourguignon),自2003年起擔任葡萄園土壤和相關農作的督導。
右岸特等酒莊不同波爾多左岸(Left Bank)最著名的「1855列級制」(Grand Cru Classé en 1855),聖愛美濃有自己的分級制度 - 「聖愛美濃列級制」(Classement des Crus de Saint-Émilion)。有別「1855列級制」的一次定生死(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如木桐堡(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於1973年晉升為波爾多一級酒莊,形成知名的波爾多五大),「聖愛美濃列級制」每隔十年左右會重新審核,確保每間酒莊在各方面符合分級的標準。最近一次更新為2022年,拉圖費賈克堡為71間特等酒莊(Grand Cru Classé)之一。
與聖愛美濃兩大天王為鄰在地理位置上,酒莊相當接近聖愛美濃與玻美侯(Pomerol)的接壤處,鄰居除了是上述的費賈克堡,更有波爾多右岸最知名酒莊之一的白馬堡(Château Cheval Blanc)。與兩大名莊共享相似的土壤結構 - 礫石混合砂質黏土;這樣組成的壤層升溫快,葡萄也很快達到理想成熟度。
拉圖費賈克堡今日的葡萄園佔地約15公頃,主要種植梅洛(Merlot)與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種植比例高達40%的卡本內弗朗,賦予酒莊有別同產區其它同儕的獨特表現。拉圖費賈克堡自1997年起,便在葡萄園採用自然動力農法(agriculture biodynamique),雖未申請認證;種植密度也由原先每公頃的6,400株,增加至每公頃7,600株。
梅洛為主體的波爾多混釀酒莊在釀造方面以低人工干預為準則:葡萄在除梗後、不碾碎於1999年購置的開口大木槽,以原生酵母(levure indigène)行酒精發酵,期間不時採用機械踩皮(pigeage)萃取顏色與風味化合物。新酒在完成發酵後培養15個月,其中有⅓為波爾多225公升新橡木桶(barrique);部份酒液歷經微氧化處理(micro-oxygenation),以柔化紅酒的質地。
每年拉圖費賈克堡會固定推出兩款以梅洛為主體的葡萄酒:同名一軍酒、二軍酒 - L'Esquisse de la Tour Figeac;後者來自較年輕的葡萄藤,以及特殊的地塊,產量僅有一軍酒的一半。相較於常規波爾多紅酒,有幾個風土(terroir)較優異的地塊,會在少數年份推出獨立特釀 - Cuvée Lucie 45。
更新日期:2024/08/14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