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Jefford (Decanter專欄作家)如此讚嘆科塔45酒莊(Bodega Cota 45)的莊主:「拉米諾(Ramiro Ibañez)的葡萄酒是我在雪莉酒產區(Sherry)喝過最棒的未加烈葡萄酒。他仔細敏感地探索了雪莉酒無限的內在與各種細節,唯獨數量非常有限……」
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雪莉酒自古對外宣揚酒威的從不是地塊間的風土條件,畢竟它是種加烈酒,即便只提高到16度的酒精度,在酒精強化下仍會失去部分微妙的細節。在大大小小雪莉酒莊的某些釀酒師會說,雪莉酒最珍貴的地方在對它的「教育」,意指雪莉酒特殊的索雷拉陳年系統(Solera i criadera)。換言之,一桶從未經過Criadera、Solera的葡萄酒,對他們而言註定是庸俗之輩。
氧化,是雪莉酒其中一種型態的重要風味,市場所認知與接受的也大概是這種風味,但這畢竟是經年累月修掉稜角的陳年,原本地塊差異所能反映在葡萄酒中的細節,自然也隨之慢慢消逝。
以葡萄酒表現地塊之間的風土差異,是當代布根地(Bourgogne)令人讚嘆的地方。而雪莉區呢?倘若去掉加烈與Solera陳年的修飾,其風味是否也能令人感受到地塊之間的對話?
科塔45(Cota 45)之莊主–拉米諾是回答這個難題的第一人。
顛覆雪莉的復古新浪潮拉米諾在許多雪莉酒莊擔任顧問與釀酒師的工作,是個土生土長、曾流浪異地,最後又回到自己家鄉的正統雪莉人(Sanluqueño),也是現今雪莉產區最夯、最具知識硬底子的釀酒師。在釀酒系畢業後他花了三年的時間走遍世界各地釀酒,最後身體的雪莉魂呼喚他回到家鄉貢獻他的經驗與才氣。2012年在毫無家族背景的狀況下,開始了自己釀酒的事業,而科塔45酒莊正是他展現理想的地方。
科塔45佔地非常小,位在知名的Guadalquivir河流匯入大西洋的區域,僅有60平方公尺,但卻有著神聖的名稱–Albarizatorio,意指「白堊土壤實驗室」,而科塔45則指稱這些白堊土主要分布於地底45公尺處。酒莊地塊雖小,卻懷揣著拉米諾出生於此滿腹情懷。目前酒莊只有25桶葡萄酒,坐立在古老的牡蠣岩上。
作為第一位如此全面、專注地在雪莉區探討「地塊差異」這個議題的釀酒師,他依照土壤成分性質選出四個地塊,分別釀出幾個經典系列。這些系列的共通點,都是雪莉酒在完成酒精發酵後,未經生物陳年、未加烈的酒款,於雪莉區稱之為"Mosto",目的是讓你看清楚這些風土條件如何在未經任何修飾演化之下,影響著葡萄酒的風味。
依大西洋距離的不同,拉米諾釀出PItijopos Volume 1(Marco de Jerez de Norte a Sur–從北到南的雪莉區六大地塊)的未加烈葡萄酒(mosto)系列,再依與Guadalquivir河流和大西洋的距離,釀出Pitijopos Volume 2(Guadalquivir V.S Atlantic,Sanlucar六大地塊)的未加烈葡萄酒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