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三串葡萄
農法:有機農法、⽣物動⼒法、⾃然派
整體⾵格:聚集法國各產區的⾵⼟美釀,少硫⾃然純淨。
由法國⾸位⼥性葡萄酒⼤師(Master of Wine)伊莎⾙爾・勒傑宏(Isabelle Legeron)所創⽴的「RAW WINE」⾃然酒展,於 2023年春季⾸度在巴黎舉⾏,我也在展中⾸嚐鋼索⼈⾃然酒團體(Les Équilibristes)所釀造的⼀系列 11款⾃然酒,由於款款⾵味精彩特出,我當下即與「鋼索⼈」創⽴者之⼀的弗洛宏・吉胡(Florent Girou)約定訪莊,後來甚⾄決定將酒引進台灣以享酒友。
多產區組成的鋼索⼈「鋼索⼈」其實是⼀個專注釀造⾃然酒(Vin Nature;Natural Wine)的⼩農團體,目前由法國的⼋家酒莊釀造 11款釀品(包括氣泡酒、⽩酒、紅酒與 1款橘酒)。酒款的產區範圍橫跨羅亞爾河、⻄南部產區、歐維涅(羅亞爾河上游)、隆河、隆格多克與薩⽡區。可以看出該團體主要是以⾮明星產區的酒莊組成,並提倡在地的罕⾒品種或是不尋常的品種混調⽐例,常常跳脫法定產區的規範與慣⾏邏輯,也因⽽造就出即便是⾒多識廣的愛酒⼈都不熟悉的美好滋味。為免⾏政⿇煩,「鋼索⼈」裡的多款酒僅以法國葡萄酒(Vin de France)的最初階等級申報,卻難掩傑出酒質與⾵⼟特⾊,已然成為⾃然酒界的明⽇之星。
除罕⾒原⽣品種與少⾒的品種混調⽐例,各家酒莊也都施⾏有機農法以及⽣物動⼒法。此外,還採古園選種(Sélections massales)、不施⽤農藥與化肥、種植綠肥、以野⽣酵⺟釀造、不以化學製劑等⼿段調整葡萄酒⾵味,也不採⽤新橡⽊桶添味(卻掩蓋⾵⼟滋味)。
鋼索⼈的緣起⽅思⽡・得蒙⽡(François de Monval)曾在巴黎 11區開設餐廳,也同時經營⼩型葡萄酒經銷⽣意,他⾝為酒農弗洛宏的友⼈,常常跟隨後者到各產區(包含托斯卡尼、玻美侯與隆格多克)採收與⾒習釀造。2015年,兩⼈決定成⽴「鋼索⼈團體」以協助各友莊釀出更好的⾃然酒,同時交流經驗與想法,共同在釀造⾵味更⾃然的葡萄酒的道路上前進;⽽擁有「鋼索⼈」這個共同品牌也有助於推廣酒品與理念。
取名「鋼索⼈」,寓意於⾛鋼索的藝⼈,藝⾼⼈膽⼤,故能⼩⼼翼翼地釀出酒質秀異,不⾛味,且具⾵⼟特⾊的⾃然酒。另外,能被選⼊「鋼索⼈」的酒款,必須取得各團體成員對於酒質與⾵格的⼀致認可才⾏,⽽此種互相激盪與互相砥礪的過程也有助於酒質的飛躍進步。
以「康布⾥雅克」為例⾝為創始⼈之⼀的弗洛宏所經營的康布⾥雅克酒莊(Château Combrillac)位於法國⻄南部產區裡的⾙傑哈克(Bergerac)法定產區,除⾃家酒莊的多款紅⽩酒,也在「鋼索⼈」品牌下推出⼀紅⼀⽩兩款酒。如果僅能拜訪鋼索⼈其中⼀家酒莊,那⾮⾝為領頭⽺的康布⾥雅克莫屬。以下就以該莊為例,⼀窺「鋼索⼈」的釀酒哲學。
三⽉底,我來到位於法國⻄南部多爾多涅河(Dordogne)河畔旁的迷⼈觀光⼩城⾙傑哈克住宿⼀晚。本城除被列為「藝術與歷史之都」(Ville d'art et d'histoire),其實據傳也是電影「⼤鼻⼦情聖」(Cyrano de Bergerac)主⾓的故鄉,所以我也去參觀了矗⽴於歷史⽼城區的⼤鼻⼦情聖銅像:其⾝材⾼瘦修⾧,除了鼻⼦較常⼈為⼤,其實頗為瀟灑,⽐稱職扮演此⾓的傑哈・德巴迪奧(Gérard Depardieu)俊多了。這裡也是葡萄酒之鄉:⾙傑哈克的城名同時也是法定產區(AOC)名稱。
隔⽇,我便驅⾞拜訪位於⾙傑哈克⻄北城郊的康布⾥雅克酒莊。訪莊當⽇,先是由弗洛宏的越南裔⽐利時國籍太太媛(Yuen)帶我參觀園區。該莊除了施⾏有機農法(已獲認證)與⽣物動⼒法(預計兩、三年後獲得認證),還實踐永恆農業(Permaculture):即受「⼤⾃然萬物互相平衡」的概念啟發,以可永續且符合道德的耕種⽅法,讓各種植物之間得以互補的種植哲學。如她在園區種植洋槐樹,它可⽤來製作葡萄園拉線整枝⽤的⽊樁(因此不必外購);還種植菊蒿(Tansy)⽤以驅蟲,以不噴灑農藥的⽅式,避免果樹遭蟲害。
為增加⽣物多樣性與⾃給⾃⾜的能⼒,媛還種植了多品種的蔬果、藥⽤植物、古種⼩⿆(⽤以⾃製麵粉),甚⾄還露天養殖了⼀頭⻄南部特有的畢⼽爾⿊豬(Noir de Bigorre),說是要讓⾃⼰更貼近⽣命與死亡,藉由⾃⾏宰豬來讓⾃⼰⾯對古早農民的真實⽣活,⽽不只是下意識地在超市拿盒冷藏豬⾁去結帳。弗洛宏在拔除部分葡萄病株後,在⾏間改植會開花的⼩樹,以提⾼⽣物多樣性,此為農林混種模式(Agroforesterie)。
部分園區⾵⼤,他們便種樹擋⾵,除可保持⽔分、防⽌⼟壤流失,將來還可提供⼩⿃與蝙蝠棲⾝之處。園區雜草過⾧,便派他們養殖的蘇格蘭⻄部蘇埃島的古⽼綿⽺品種⏤蘇埃綿⽺(Soay sheep)啃草,以替代除草劑,所排⽺糞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天然肥料。
本莊的最新計劃為「倚樹共⽣」:即每種⼀棵葡萄藤,就在其旁種植⼀棵樹,好在將來讓前者攀爬在後者上共⽣。 此種做法,古羅⾺⼈稱為:「Vite Maritata」(讓葡萄樹聯姻)。媛解釋道:「目的是讓葡萄樹找回藤蔓的⾃然形態。此外,在氣候暖化同時,將來⻑成的樹蔭,可提供葡萄藤較為涼爽的⽣⻑環境」。該莊的葡萄藤與樹的聯姻種植園區約有⼀公頃,目前共有 3,750棵共⽣株,混種了多個⽩酒品種,甚⾄包括主要⽣⻑在阿爾薩斯的麗絲玲與格烏茲塔明那!
隨後在品酒室品嚐新年份時,弗洛宏表⽰「鋼索⼈」正在尋找阿爾薩斯的⼥釀酒師⼊列,令⾝為阿爾薩斯酒迷的我,既好奇⼜期待!不過,在此之前,本⾃然酒團體的 11款美釀已讓我⼼滿意⾜!(⽂:劉永智 Jason LIU)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