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澳足跡踏遍世界各個角落,蘭伯特家族(Lambert)的故事由巴羅沙谷(Barossa Valley)開展。杯中的醇香葡萄酒,訴說著愛,訴說彼此間的默契與信任。
2004年,多年來熱愛葡萄酒的吉姆(Jim Lambert),買下了一塊位於澳洲巴羅沙谷Angaston鎮近郊的優質葡萄園。與葡萄酒的機緣起於1990年的頻繁商務考察,往返來回的吉姆,深受澳洲葡萄酒的魅力吸引。當吉姆與妻子帕姆(Pam Lambert)漫步於巴羅沙谷時,他們再一次體悟到「愛」,並醞釀出攜手妻子實現的一個夢想:以自家葡萄釀造自家酒,與親戚好友或世界各地的愛酒人分享。
2011年,酒莊正式起名為蘭伯特酒莊(Lambert Estate Winery),並啟用新的標誌。與此同時,小兒子科克(Kirk Lambert)與他來自秘魯的未婚妻凡妮莎(Vanesa Lambert),加入了蘭伯特酒莊,擔任起釀酒師。可預期的是,蘭伯特家族將不輟推出一瓶瓶令人興奮的佳釀。
讓葡萄為自己說話擁有約40公頃地的蘭伯特酒莊,葡萄園具有多達17種的獨特土壤。高低錯落、變化多元的地形,更讓每個葡萄園具有各色的中型氣候(mesoclimate)。吉姆父負責莊園管理,確保每株葡萄藤能結出最優質的果實,根據土壤與氣候條件,栽植對應的葡萄藤,並時刻監控含水量。另外,蘭伯特家族還不時諮詢專家意見,並堅持永續發展的種植法。對酒莊來說,釀酒的過程始於葡萄園,應當竭盡全力生長出最優質的果實;酒莊葡萄園目前已通過ISO認證。
與父母一同由美國威斯康辛(Wisconsin)至澳洲的科克。於阿德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攻讀釀酒專業時,邂逅並愛上他的同班同學凡妮莎。兩人結婚後,便一直致力於釀造葡萄酒。在扎實的專業基礎上,融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特色。
酒莊每年約出產200公噸的葡萄,藉由大自然賦予的多樣性,科克與凡妮莎盡自己所能,打造出能詮釋土地深度與多樣性的葡萄酒。釀造廠建於斜坡上,天然重力除減少地貌開發外,更省去了機械幫浦與衍生的能源消耗。同時,更借助低窪地勢的偏低氣溫,大幅降低空調的使用。每一瓶酒都是科克與凡妮莎的才華與個性體現,結合傳統釀造技術與現代科技。對這對年輕的夫妻來說,釀酒的最終目標,「是讓葡萄為自己說話」。
巴羅沙谷巴羅沙谷主要由三個美麗的鄉村小鎮組成:Tanunda、Nuriootpa與Angaston。這個享有世界級聲譽的葡萄酒產區,位於阿德雷德(Adelaide)東北約50分鐘的車程,當地人的熱情、豪氣與剛毅,孕育出這片土地的靈魂。超過150年葡萄種植歷史的巴羅沙谷,之所以能蓬勃發展,主要是該產區擁有理想的地中海氣候,葡萄園多採旱作形式,可結出風味凝練的果實。
坐落於Angaston鎮的西部丘陵地帶的蘭伯特酒莊,不僅有如畫的風景,更幸運地具備最優質的土壤與氣候條件。與巴羅沙谷東側大部分區域相比,酒莊地勢偏高,地貌未經過多的雕琢,可生產出飽滿多元、備受澳洲當地與世界各地人喜愛的葡萄酒。打從成立以來,酒莊便致力於釀造詮釋產區風土與葡萄品種特色的優質葡萄酒。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