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芙蕾酒莊(Domaine Faiveley)在布根地(Burgundy)擁有130公頃的葡萄園,是布根地面積最大的酒廠,也是著名的酒商;目前由家族第七代Erwan Faiveley所掌管。Erwan的父親Francois的釀酒風格偏優雅細緻,均衡和諧的古典風格;祖父Guy Faiveley的酒則口感強勁、酒精度較重;相較之下,他釀的酒則較為豐腴、甜美。
酒莊目前聘請了前Bouchard Père et File的管理總監Bernard Hervet前來管理酒窖。費芙蕾酒莊130公頃的葡萄園全位於金丘(Côte d'Or)及夏隆內丘(Côte Chalonnaise)區:前者50公頃,主要集中於夜丘(Côte de Nuits),約四分之三屬於特級園(Grand Cru)或一級園(Premier Cru)。
其中,在哲維瑞香貝丹(Gevrey-Chambertin)村內的香貝丹(Chambertin)、香貝丹.貝日(Chambertin-Clos-de-Bèze)及拉提歇爾.香貝丹(Latricières-Chambertin)三個特級園佔地均達一公頃多;另有梧玖(Vougeot)、埃雪索(Echezeaux)、高登園(Clos de Corton)、高登.查理曼(Corton-Charlemagne)等特級葡萄園,及一小塊蜜思妮(Musigny)。酒莊在夏隆內丘區有廣達80公頃的葡萄園,位置相當集中,在梅克雷村(Mercurey)則獨有70公頃,幾乎包下了梅克雷和乎利村(Rully)之間的整面山坡。
斥資投入葡萄園費芙蕾日前還在蒙塔尼(Montagny)買入約10公頃的葡萄園,面積雖大,但對Francois來說,產品系列的完整性,才是重要的,因費芙蕾明顯地缺乏白酒和伯恩丘(Côte de Beaune)區的紅酒。因此,Erwan利用私人關係,以夜聖喬治(Nuits-Saint-Georges)和Bouchard酒莊交換伯恩的紅酒,再以梅克雷和Devillaine酒莊交換布哲隆(Bouzeron)的阿里哥蝶(Aligoté)白酒,來成就費芙蕾酒莊酒品系列的完整性。
在葡萄的種植上,費芙蕾花大錢為葡萄園作土質分析,以決定該如何平衡土壤的成份。如今的費芙蕾只用有機肥料,並逐漸朝有機栽種的方向努力。為了控制葡萄的品質,酒莊大幅削減產量,包括以植草、除樹芽、保留老樹、選擇量產低的樹種等方法。因Francois相信土地越貧瘠,產量越少,葡萄藤根扎的越深,就越能夠表現葡萄園的特色。Francois對葡萄的成熟度,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覺得酒精度高並不代表成熟,而太熟也不能算是優點。他在意的是酒體的平衡,葡萄不僅要熟,還要保有良好的酸度。
為了在最理想的時間採收,酒莊於在採收季節時通常要聘請多達400人機動採收;除了精準控制採收時間,更嚴格以手工挑選品質較好的葡萄釀酒。費芙蕾的酒有85%是來自自家葡萄園,另外15%的葡萄為外購。
一絲不苟的釀造過程為了控制品質,葡萄酒在發酵前先經2~4天的冷浸泡,如此有助於提高酒的複雜度及加深酒色。費芙蕾將發酵的溫度控制在25~26度的低溫,時間拉長為一個月,目的是為的更完整地萃取出葡萄的單寧與色素,然後才進橡木桶,陳放14~18個月。自1985年開始,幾乎所有費芙蕾的頂級酒及一級酒,均採用100%全新橡木桶,並以人工不過濾逐桶裝瓶。除了紅酒外,費芙蕾在白酒上亦有傑出的表現,其高登.查理曼品質之高與同產區的Louis Latour及J.F.Coche-Dury並列三支品質最高的白酒,產量少,通常不超過150箱。另外更於2006年增加梅索(Meursault)的葡萄園。
酒莊另成立名為Joseph Faiveley的酒商,推出一些價親質優的親民酒款,同樣令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