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聖愛美濃(Saint-Émilion)石灰岩台地上的帕彌德席堡(Château Pavie Decesse),緊鄰該產區名莊帕彌堡(Château Pavie)。值得一提的是,兩個酒莊享有相同的風土(terroir)、歷史,甚至是持有者。酒莊的歷史可回溯至古羅馬時期,西元四世紀時,當地已種有葡萄藤。截至1800年晚期,帕彌德席堡與帕彌堡皆同屬於一塊大葡萄園。直到費迪南.布法(Ferdinand Bouffard)將這大塊葡萄園區隔開來,並闢建兩個新的地塊,帕彌德席堡才在那刻誕生。
布法家族(Bouffard)之後將酒莊賣給了馬賽爾家族(Marzelle)。1970年代,已持有帕彌堡與圖隆夢鐸堡(Château Troplong Mondot)的尚保羅.瓦列(Jean-Paul Valette),由馬賽爾家族手中掌控了帕維德席堡的葡萄園;瓦列家族(Valette)終於1990年買下了酒莊。
傑哈.佩斯(Gérard Perse)於1997年取得了帕彌德席堡,當時他已是夢泊星堡(Château Monbousquet)的持有人。買下酒莊後,佩斯家族(Perse)在葡萄園與釀造間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傑哈修建了費迪南.布法最初設計的酒窖。在傑哈強調風土的延續性下,帕彌德席堡原有9.5公頃的葡萄園,於2002年被削減成3.65公頃,那些被削減的地塊,被納入帕彌堡當中。
位在聖愛美濃高海拔段帕彌德席堡種有90%比例的梅洛(Merlot),其餘的10%則為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種植密度每公頃7,000株。由豐富黏土與石灰岩組成的葡萄園約,海拔在80-85公尺之間,即使在非常乾旱的年分,葡萄藤都不會有缺水的情況,經常能結出多汁、具有張力與深度的果實,並含有賦予葡萄酒新鮮感的高酸度。葡萄園中有許多年齡超過50歲的老藤,產量相當低,但結出均衡、果味濃郁的葡萄。
強勁、豐富,具官能享受的質地帕彌德席堡只生產一款葡萄酒。為釀造這款紅酒,果實會先經歷一段的時間的低溫泡皮(macération pré-fermentaire à froid),並於溫控大槽中進行酒精發酵,接著於法國橡木桶中啟動乳酸發酵(fermentation malolactique)。多數年分的酒液,90%培養於新橡木桶中培養18-24個月。年平均產量不多,約只有1,500箱。
如同佩斯家族打造帕彌堡那般,帕彌德席紅酒(Château Pavie Decesse)風格相當強勁、豐富,具官能享受的質地,兼有濃郁度、新鮮感與礦物韻。因含有大量梅洛的關係,多汁的風格讓它年輕時便能享用,但也能在陳年中增加複雜度。2000年是佩斯家族掌管下推出第一個莊嚴的年分,在那之前,帕彌德席紅酒的風格相對淡薄。(編譯 / Rex T.)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