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德瑞先生或俏皮的切斯特,甚至你我,都曾思考過「未來」這個大哉問。考量到蝴蝶效應,小心翼翼地走?或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哈哈大笑邁步向前?偶像有包袱,歷史也有,步步皆產生重量。順從外力而走,最輕鬆、最不會犯錯。從披上紅肩帶的那刻起,達令堡便決定走自己的路。畢竟,只有自己「才能決定自己的樣子」。叛逆,無可避免。
二代莊主法蘭克
在無緣見到孫子之前,老喬舍夫於1921年因病逝世,家業由兒子法蘭克(Frank Osborn)繼承。法蘭克曾於澳洲皇家軍團(Australian Imperial Force)服役,參與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山姆姐夫(Sam Tolley)的啟蒙與引導下,法蘭克興起了建造專屬自己釀酒廠的念頭。他跑到了萊夫特酒莊(Ryecroft)學習釀酒,山姆姐夫則負責酒廠的藍圖設計。1927年,酒廠建造完成,隔年以"Bundarra Vineyards by F. E. Osborn & Sons"名義,推出各一款餐酒與加烈甜酒。1928年,或可說是酒莊的起始點,在這之前,葡萄園的收穫多半售予其他酒莊釀造。法蘭克從未於大戰中受的創傷痊癒,加上生意大幅衰退,小兒子法蘭西(Francis d'Arenberg Osborn)被迫輟學返家協助。1957年,法蘭克病逝,《澳洲啤酒暨葡萄酒雜誌》(The Australian Brewing and Wine Journal)的訃聞稱其為「當地令人崇敬的先驅」。
批上紅肩帶的德瑞先生
承襲外祖母「德瑞夫人」(Mrs. d'Arry)的稱號,法蘭西被稱作「德瑞先生」(d'Arry),在整個達令堡的歷史中,他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相較兒子切斯特(Chester d'Arenberg Osborn)的狂野不羈,法蘭西顯得內斂穩健,但這不代表他是冥頑不靈的老古板。為緬懷不幸難產過逝的母親海蓮娜(Frances Helena d'Arenberg),德瑞先生將酒莊更名為「達令堡」(d'Arenberg)。另外,為回憶校園生活的美好,德瑞先生將彷彿電影報告班長般的斜紅肩帶,披於酒標之上,也成了酒莊最富標誌性的美學特點。這條紅肩帶不單是記憶,更是使命,誓言將酒莊由大宗廉價酒的舊路,轉踏精緻、高品質的國際星光大道。60年代開始,達令堡的聲勢趨豐,1967年以格那希(Grenache)為基底的「紅布根地」(Red Burgundy),囊括七座特等大獎與29項金牌獎;推出的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酒款,1969年榮獲澳洲最尊榮的吉米華生特等大獎(Jimmy Watson Memorial Trophy)。
「那不是德瑞先生嗎?」
令人敬佩的是,德瑞先生的充沛活力。打從16歲協助父親開始,他已孜矻不墜地守護酒莊70多個年頭。高齡91歲的他,仍賣力參與達令堡各環節的作業,除每日定時回覆電子郵件,更親自巡視葡萄園,對各項農活親力親為。常有訪客撞見該景象,提出「那不是德瑞先生嗎?」之類的疑問。
小頑童的小夢想
「七歲的時候,我坐在伊凡斯(Len Evans)叔叔的腿上。叔叔是澳洲葡萄酒的精神領袖,他問我以後要做什麼樣的酒。我回答:『一款好喝的(yummy)!』」–切斯特
當小學生在課堂興奮大喊「我以後要當總統!」的志向時,切斯特便已選擇地位相對「卑微」的釀酒師。活潑外向如他,七歲後便已在課後從事葡萄園與酒窖的「有償」工作,盡管「吃下的葡萄比放進籃子的多」(I ate more grapes than I put in the bucket)。明白兒子的天份與熱情,德瑞先生仍不時對切斯特灌輸經營者該有的觀念與格局,諸如縝密計畫的安排與每筆花費的計算等,在在透露父對子的高度期許。
離開,是為了再返
1983年取得釀酒科學學士後,切斯特便返回達令堡擔任首席釀酒師。面對70年歷史的酒窖與葡萄園,他思忖:「酒莊未來該往哪走?」七歲時便對當時一般好酒不認同的切斯特,個性叛逆如他於1984年離開酒莊,前往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等舊世界釀酒國遊歷與學習。旅歐期間,加深切斯特對風土(terroir)的理解。熟稔於故鄉麥克拉倫谷(McLaren Vale)的多樣中型氣候(mesoclimate),他開始探索品種與風土搭配的可能性,包含法國隆河(Rhône)的維歐尼耶(Viognier)、馬姍(Marsanne)與胡姍(Roussanne)、義大利沙葛朗蒂諾(Sagrantino)、阿里安尼科(Aglianico)、西班牙田帕尼優(Tempranillo)、格拉希亞諾(Graciano)、葡萄牙索種(Souzão)等葡萄的引進;達令堡目前的釀酒葡萄品種,合計有37項之多。除品種的縱深探索,切斯特更試驗單一葡萄園的潛力,透過希哈(Shiraz)詮釋各地塊的殊異與特質,具體化風土的核心理念。
編喝
2016'「貴腐」麗斯玲甜白酒 "The Noble" Riesling
糖漬鳳梨拌香蕉泥與杏桃乾般的熱帶風情,曬乾稻草與清香綠茶的點綴,多了些氣質,不致過度奔放縱慾。適量酸度,免於豐腴果肉的麻痺與甜膩。日後幾年的發展,多了份期待。一款稱職的甜點酒,搭配芒果奶油蛋糕等帶酸點心,非常適合。
2013'「德瑞先生」希哈格那希紅酒 "d'Arry's Original" Shiraz Grenache
典型希哈胡椒辛香,紅黑果香覆蓋其上,稍稍的皮革氣味。內斂優雅,誠如該酒款更名前的「布根地」,以希哈展現布根地的風格。酒體扎實卻有酸度調節,好似三重奏般的酸度、巧克力、堅果俱進暈染,罩上一層天鵝絨的單寧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