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文獻記載,老布根地(Bourgogne)人兼酒莊持有者尚夏爾.維諾(Jean-Charles Vienot),在夜聖喬治村(Nuits-Saint-Georges)南方兩公里處,闢建了德蘭酒莊(Domaine de l'Arlot)。尚夏爾子嗣方思華(François Vienot),一直夢想著能在酒莊周圍的採石場建立一座公園;今日,200年的老樹叢、無數藝術家的石雕作品,豐富並具體化百年前的願景,對比一旁井然有序的葡萄藤縱列。
1891年,酒莊賣給了酒商吉勒.博浪(Jules Belin),藉由收購聖喬治群森之圃(Clos des Forêts Saint Georges)、帽園(Clos du Chapeau)等地塊,吉勒大大拓展了酒莊的規模。一個世紀後,安盛集團(AXA Millésimes)成為酒莊的新主人,並購入馮內侯瑪內村(Vosne Romanée)的須秀一級園(Les Suchots)與侯瑪內聖維馮(Romanée-Saint-Vivant)特級園。
Cultiver la vigne et élaborer des vins qui expriment leur terre d'origine.(讓酒表達滋養它們的土地)尊重自然並傳達風土(terroir)的真實面貌,一直是德蘭酒莊秉持的信念。自2000年開始,酒莊便採用有機耕作,2003年轉向自然動力栽種,並於2014年獲得有機認證(AB,Agriculture Biologique)。藉由學習根植自然韻律的古老方法,改變對葡萄藤生長的認知,揚棄化學肥料與合成產品,讓「生命重新開始運行」(la vie peut se remettre en marche)。
友善環境的核心理念生產的果實,自然能「表達真實的風土」(exprimer la vérité des terroirs)。人為干預在酒液釀造的過程中,盡可能達到最低,並只選擇最適當的時機點介入。葡萄在田園中成串手工採收,並在釀酒廠進行第二次揀選,確保留下最優異的果實。依循感覺,讓發酵自然起始;若年份容許,紅酒採部分成串釀造,以增加酒液的優雅質地。淋汁頻率盡可能降到最低,並以手工壓皮。
發酵結束的紅酒會被倒入法國橡木桶培養,白酒則是在木桶中發酵。為了保有酒液根生的滋味,橡木桶僅受最輕微的烘烤,並根據季節運行的節奏,自然引發乳酸發酵。在緩慢的熟成培養過程中,絲毫細節都受到偵測與檢視,經常性的品飲至關緊要,以決定裝瓶最恰當的時機點。(編撰 / Rex T.)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