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亞東(Thillardon)兄弟持續成長茁壯,迅速成為當代薄酒萊(Beaujolais)最讓人興奮無比的釀酒人之一。」- William Kelley, Wine Advocate
奠基在薄酒萊自然酒幾位先輩的基礎上,保羅亨利(Paul-Henri Thillardon)很年輕的時候,便成了一名傑出的釀酒師。2008年,22歲的他下了重要的決定,毅然奉獻他的心力在薛納(Chénas),而不是附近更知名的風車磨坊(Moulin-à-Vent)特級村莊(Cru)。距離風車磨坊不遠的薛納,長期因鄰居的盛名而受到忽視,釀成的酒卻有著相同的筋肉感;年輕的保羅亨利,正看上了這一點。
剛開始,保羅亨利先從三公頃的家族葡萄園起步,隔年他選定位於薛納的兩公頃地塊,談妥了佃耕的條件。這個名叫「戴尚」(Deschamps)的葡萄園,位於花崗岩底土上,當時已進行有機耕作(agriculture biologique)長達15年之久。因「戴尚」鄰近波卡莊園(Château Boccard),保羅亨利可以就近使用該莊園的釀造設備。
緊接在2010年,保羅亨利開始在一只有半公頃的面東南地塊上耕作,這塊葡萄園位於薄酒萊另一個特級村莊:希露柏勒(Chiroubles)。有趣的是,他更在另一個地塊上種植著維歐尼耶(Viognier),這個在隆河(Rhône)比較常見的香氣品種,不受到薄酒萊法規的允許,釀成的酒無法達到AOC法定產區(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的層級,只能降級為法國餐酒(VdF,Vin de France)。目前保羅亨利照料的葡萄園已有13公頃,他位在薛納的葡萄藤,平均藤齡達40歲以上。
唱出一首風土之歌就算是法國餐酒,依然無法掩蓋保羅亨利的釀造天賦。他賦予酒液的濃郁感,更懂得在力道當中突顯優雅,達到完美的均衡點。像是讓酒在完美的曲調上,不偏不倚地唱出一首風土(terroir)之歌。
自始至終,保羅亨利便熱切擁抱有機、甚或自然動力農法(agriculture biodynamique)的耕作模式。他位於薛納的葡萄園,已取得法國AB(Agriculture Biologique)的有機認證。葡萄藤採用如蕁麻與馬尾草等自然動力配方對待,增強植物的天然抵抗機制,進而避免噴灑化學合成藥劑。不使用機器,保羅亨利以馬匹翻土,增加土壤的透氣性,便於增生更多微生物,建立健康的生態體系。
對於自然的尊重,保羅亨利也在釀造上展現,原生酵母酒精發酵,不另加糖或酸,盡量降低硫化物的添加。這樣的態度與理念的實踐,保羅亨利釀造出一瓶瓶優異無比的美酒,展現無比的活力與生命能量。(編譯 / Rex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