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品購買6瓶或12瓶以上另有優惠,可至 我的清單直接修改數量查詢!
同樣位在薩爾產區(Saar)的「加萊莊園」(Le Gallais),是依貢米勒(Egon Müller)於1950年代購入的物業。「褐庫普」(Braune Kupp)葡萄園緊鄰薩爾河(Saar),恰好位於河道彎曲處,被認為是薩爾產區擁有最優異中氣候(mesoclimate)的地塊之一。相較於冷涼的「夏茲霍夫堡」(Scharzhofberger),生產自「褐庫普」的果實,經常具有較高的糖度,酒體相對飽滿強勁。這塊葡萄園只種植麗絲玲葡萄(Riesling)。
作為德國QmP特級酒(Qualitätswein mit Prädikat)六個"prädikat"之一的「晚摘」(Spätlese),釀造用的葡萄漿絕不能加糖(chaptalization),糖度須有76-90奧斯勒(oechsle)。自20世紀中期開始,許多酒莊便認為「晚摘」最適合詮釋麗絲玲(Riesling)的成熟複雜度與地塊風土。「褐庫普」晚摘白酒,成熟卻非常細緻的板岩氣味,富饒、圓潤卻有活力的口感。明顯的新鮮礦物感,誘人的爽脆水果滋味,餘韻緊緻帶爬抓感,象徵其優異的陳年潛力。
2017-2018的冬季溫和且濕潤:12月與1月的降雨量特別多,2-3月轉乾冷,較過去同時期平均溫度低;4月天氣好轉,4-5月天氣溫暖,打破過去同月溫度紀錄。正因如此,葡萄藤發芽較晚,生長卻十分迅速。5月下半非常潮濕,受到露菌病(downy mildew)的威脅,不得不在5月17日開始噴灑藥劑。第一次以有機混合物噴灑,考量天氣與2016年的經驗,改用傳統藥劑。5月30日的夜晚下了80 mm的雨量,壤層受到沖刷。6月前半依然溫暖潮濕,必須短期內多次噴灑藥劑。儘管Wiltinger Braunfels和一些地塊都有感染貴腐黴(botrytis cinerea),葡萄園大部份皆已控制。該年度的花期於6月5日提早結束,雖有果粒發育不均(millerandage)的狀況,整體卻相當令人滿意。
7月轉炎熱乾燥,生長十分茂盛,不論樹冠管理(canopy management)、雜草控制與作物保護,都非常順利。6日進行最後一次的藥劑噴灑,17日特別炎熱地段,果串已開始轉軟;一週之後,到處可見成熟而轉色的葡萄。8月氣溫高達攝氏37度,果實含糖比例迅速攀升,收成期因而考慮在9月中旬。然而,9月氣溫回復正常,減緩果串的糖份累積速率。同時,天氣轉為乾旱,但因先前春季的大雨,葡萄園並未受到影響。
採收始於9月24日,正是第一場秋季風暴過去的時刻。果實成熟狀況良好且非常健康,達到令人驚喜的高產量;Oberemmel Rosenberg與Wiltinger Braunfels三天的採收量,相當於2017年的整體產量。9月底,氣溫驟降至攝氏零度,酸度降低了約每公升一公克。為避免酸度再次下降,收成需緊鑼密鼓般進行。收成時的天氣乾燥,大部份是晴天,溫度高達攝氏28度。果串沾染貴腐黴的比例有增加,卻只佔極少部份。受貴腐影響的葡萄品質優異,在溫暖與乾燥的狀況下,連健康的果實也開始乾縮,糖度比例持續上升,產量卻因而受到影響。
2018年份的收成於10月20日完成,平均產量每公頃達到5,100公升,可說常年來產量最高的一年。葡萄品質也令人驚喜,可釀成各種等級的葡萄酒。雖未達到2005與2010年份的標準,葡萄漿含糖比例(must weight)依舊很高,酸度適中,pH值非常低。總而言之,2018雖不是貴腐葡萄酒的年份,卻與2011年份近似:受影響的果串比例雖少,卻有優異的集中度。因此,2018年份的特選晚摘(Auslese)與逐粒精選貴腐(TBA,Trockenbeerenauslese),品質上堪比2011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