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Eulogio Pomares而言,這款酒的特性,是釀造的賦予多過於品種本身。他想試試看,阿爾巴利諾(Albariño)究竟有多少可能性。
藤齡40年的阿爾巴利諾老藤,坐落於Aldea do Monte的單一葡萄園,土壤主要由風化花崗岩組成,採當地傳統的棚架(pergola)引枝法。葡萄採收之後,悉數除梗,果汁泡皮48小時候壓榨,入350公升的陶甕(amphora)進行酒精發酵與乳酸發酵。發酵完成的酒液,繼續於陶甕中泡渣(sur lie)培養六個月,全程未經任何橡木桶,只有未上塗層的傳統陶甕。
陶甕氧化的目的,便是修飾阿爾巴利諾的稜角。帶氧化調性的香氣,富含層次與複雜度。六個月泡渣的關係,口感愈加圓潤。對Eulogio來說,這支酒有許多法國侏儸產區(Jura)的影子。那廣闊帶厚度的口感,初次盲飲會讓人帶往白梢楠(Chenin Blanc),杏桃、成熟蘋果與蜂蜜氣味,則導往隆河(Rhône)的胡珊(Roussanne)與馬珊(Marsanne)。有趣的是,阿爾巴利諾的柑橘調性,反而退居其次。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酸度,依舊明顯,卻馴化得非常多,更加圓潤與靈巧。酒渣賦予口感些許重量,但有漂亮酸度陪襯,整體相當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