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脊酒莊(Ridge Vineyards)為聖塔克魯斯山產區最負盛名的莊園,並在被稱為「巴黎審判」(The Judgment of Paris)的傳奇品酒會中贏得世界愛酒人的敬重,傑出表現驚豔酒壇。
瑞脊酒莊位於美國加州的聖塔克魯斯山產區(Santa Cruz Mountains AVA)。此產區地靈人傑,左濱太平洋,右上方臨舊金山灣區南端,具調節之效,氣候看似溫和少變;其實,山脈崎嶇曲峭,也因向陽差異、海拔高低、土質丕變而形成許多微氣候區塊,釀酒人若是觀察敏銳,可順天應時釀出多姿多采,風格殊異之酒款。
三十年的光陰試煉1976年,巴黎的Inter Continental Hotel舉行了一場後世稱為「巴黎審判」(The Judgment of Paris)的品酒會,審判結果為美國加州酒大勝法國波爾多(Bordeaux)以及布根地(Burgundy)的紅白酒,而讓美國酒業站上世界舞台。當時,在紅酒組別裡,瑞脊酒莊(Ridge Vineyards)的1971 Monte Bello紅酒排名第五,而排名第一的酒款則是加州鹿躍酒莊(Stag's Leap Wine Cellars)的1973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而第2、3、4、6名均是法國波爾多成名已久的名釀,分別是1970年木桐酒莊(Château Mouton-Rothschild)、1970年玫瑰山堡(Château Montrose)、1970年歐布里雍堡(Château Haut-Brion)以及1971年李維拉斯卡堡(Château Léoville-Las Cases)。
面對滑鐵盧般的慘敗,當時法國人認為如此評比並不公平,因波爾多紅酒需光陰的洗禮來醇熟軟化其單寧,發展風味繁複度;相對地,年輕的加州酒以果香澎派易飲見長,若將時間拉長10、20年,加州酒肯定甘拜波爾多酒的下風。2006年,「巴黎審判」的三十週年之際,當年的品酒會主辦者史蒂芬.史普瑞爾(Steven Spurrier),再度把三十年前同場較勁的酒款請出來大車拼,由於白酒早已老衰,故僅紅酒參與評比。
這次「復刻版」品酒會是在倫敦以及加州納帕谷兩地同時跨洲舉行,各有九位專家評判。三十年後,第一名的狀元酒款,竟是當年排行第五名的瑞脊酒莊1971 Monte Bello,跨洲兩地的評比皆奪冠稱王,甚至遠勝過第二名酒款18分。之後,在一場由年輕的加州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品種為主的加州紅酒評比裡,2000 Monte Bello照樣拿下冠軍,以幾分險勝其他加州名酒如2001 Shafer Hillside Select、2002 Phelps Insignia與2001 Stag’s Leap Wine Cellars Cask 23等等。30年的光陰淬煉,巴黎審判的結果再次証明了Monte Bello無與倫比的陳年實力。
無庸置疑地,以卡本內蘇維濃為主的波爾多式混調酒款的瑞脊酒莊Monte Bello紅酒已是世界名釀,然而產量不多的Monte Bello 夏多內(Chardonnay)白酒也可謂行家極選。此酒以聖塔克魯斯山產區Monte Bello葡萄園中坡的夏多內葡萄釀製,園區土壤為當地特殊綠色石塊混合黏土,下有石灰岩。Monte Bello 夏多內使用3/4美國橡木桶,1/4法國橡木桶(為所有酒款中使用法國桶比例最高者),其中三分之一為新桶,僅在好年份才釀製,且未經過濾。此酒是加州早期便樹立名聲的優秀夏多內典範之一,嚐來頗有礦物質冷冽颯爽的風韻,微微的海風碘味與桃子、椴花花茶氣息相互映輝,口感圓潤純美,末段散發佛手柑糖果與橙桔的迷人風味,是嫌棄加州多數肥膩夏多內者的絕佳選擇。
加州金芬黛大師-Paul Draper瑞脊酒莊高品質的幕後推手是在此已經釀酒逾四十年的總釀酒師保羅.醉坡(Paul Draper)。大學攻讀哲學的保羅從未受過正式的釀酒學訓練,他依憑的是年輕時在智利及義大利向當地酒農手到、眼到、心到的學習經驗。保羅摒棄現代釀酒學的餘毒,反對使用工業化酵母以求發酵迅速且易於控制(瑞脊酒莊僅用自然留存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為求酒質穩定而過度過濾葡萄酒的技法、毫無節制地在葡萄園裡施用農藥等有礙葡萄酒表達真正風味的現代釀酒技巧。
Monte Bello紅白酒之外,保羅.醉坡是加州引以為傲的金芬黛(Zinfandel)大師,其所釀的Geyserville與Lytton Springs乃是加州最優雅金芬黛紅酒的極致典範(加入少部分其他品種調配),經二十年歲月洗練仍極為鮮美,其複雜度也不是一般「五年內喝掉就好」的金芬黛可以比擬,加州其他酒莊實難望其項背。言已至此,唯親身品飲,方能體會瑞脊酒莊的傳奇風華。
依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