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eaux Super Second #超二級 #Saint-Estèphe #聖愛斯臺夫 #Etienne-Théodore Dumoulin #1855列級酒莊 #Grand Cru Classé en 1855 #Mathieu Dollfus #Charmolüe #Jean-Louis Charmolüe #Martin Bouygues #Olivier Bouygues #Francis Bouygues #Bouygues #Jean-Bernard Delmas #Hervé Berland #Pierre Graffeuille #Charlotte Bouygues #Yvonne Charmolüe #波爾多紅酒 #Bordeaux Blend #波爾多混釀
直逼波爾多五大的超二級位於梅多克(Médoc)聖愛斯臺夫(Saint-Estèphe)最南邊的玫瑰山堡(Château Montrose),離波爾多五大(包含拉菲堡(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圖堡(Château Latour)、木桐堡(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所在的波雅克(Pauillac)不遠。有人稱其為「聖愛斯臺夫的拉圖堡」;這兩家酒莊同樣臨近吉隆特河(Gironde),有著相似的土壤組成,釀造出來的酒風十分接近。
超二級酒莊 / Bordeaux Super Second公布後僅調整過一次的「1855列級制」(Grand Cru Classé en 1855),不少酒莊的實力現今已超越當年分級。在這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超二級酒莊」(Bordeaux Super Second)。「超二級」不指特定某個酒莊,而是一群被國際酒評家與媒體認定酒質超越原先二級酒莊(Bodeaux Second Growth / Deuxième Grand Cru Classé)的總體。儘管未經官方審核,這些位於波爾多左岸(Left Bank)的優質酒莊,不論品質、聲望或酒評分數都超過原先二級的標準,甚至直逼波爾多五大。例如,玫瑰山堡的2009、2020與2023年份,均獲得羅伯.帕克(Robert Parker)創立的《葡萄酒代言人》(Wine Advocate)的滿分評價。
狹義來說,「超二級酒莊」包含玫瑰山堡、李維拉斯卡堡(Château Léoville-Las Cases)、李維玻荷堡(Château Léoville-Poyferré)、杜庫布卡堡(Château Ducru-Beaucaillou)、碧尚男爵堡(Château Pichon Baron)、碧尚女爵堡(Château Pichon Lalande)、愛斯圖內堡(Château Cos d'Estournel)等二級酒莊;甚至鄰近五大堡的三級酒莊(Bordeaux Third Growth / Troisième Grand Cru Classé) - 帕瑪堡(Château Palmer)、五級酒莊(Bordeaux Fifth Growth / Cinquième Grand Cru Classé)龐得卡內堡(Château Pontet-Canet)等眾名莊,也被認為可納入「超二級」的範疇。
最年輕的1855列級酒莊於1815年從父親手上繼承卡隆塞居堡(Château Calon Ségur)的艾提安.迪慕蘭(Etienne-Théodore Dumoulin),在聖愛斯臺夫注意到一塊荒地的潛力,他開始種下葡萄藤並興建酒窖。這荒地過去開滿了粉色石楠花,船航經過的水手稱其為"Mont Rose"(即「粉紅山」或「玫瑰山」);艾提安在創建酒莊後,便以此命名。
艾提安深信這個莊園的潛力,日後甚至賣掉卡隆塞居堡,也要留下玫瑰山堡。歷史證明他精準的眼光,玫瑰山堡在知名的「1855列級制」評比為二級酒莊;短短不到40年便躍升二級酒莊,玫瑰山堡可說是最年輕的列級莊。
新主鞏固超二級名莊地位阿爾薩斯(Alsace)企業家 - 馬修.多爾弗斯(Mathieu Dollfus)於1866年成為玫瑰山堡的新主人。他不僅升級釀酒廠的設備與興建宿舍,更有遠見地搭建風輪機;經由風輪機抽水浸潤土地,讓玫瑰山堡延緩根瘤蚜蟲(phylloxéra)的傳播。
馬修過世之後,夏莫呂家族(Charmolüe)營運酒莊長達100多年。在1896-2006年間,玫瑰山堡持續生產優質的葡萄酒,度過了經濟危機與兩次世界大戰;更在20世紀初,成為波爾多最早「酒堡自行裝瓶」(mis en bouteille au château)的酒莊之一。於1960年接手的尚路易(Jean-Louis Charmolüe),投入更多資源在葡萄園與釀酒廠,玫瑰山堡二級名莊的地位因而鞏固。
歷任波爾多五大堡豪傑2005年,夏莫呂家族欲出售酒莊的消息曝光後,馬丁(Martin Bouygues)和奧利弗(Olivier Bouygues)沒猶豫多久便出手。這對兄弟多年前在父親法蘭西斯(Francis Bouygues)的薰陶下,非常喜愛玫瑰山堡。
此後不久,布伊格家族(Bouygues)接連購入位於聖愛斯臺夫的托克怡.拉龍堡(Château TronquoyLalande)、布根地(Bourgogne)的亨利.赫伯蘇酒莊(Domaine Henri Rebourseau),以及羅亞爾河谷(Val de Loire)的羅傑酒莊(Clos Rougeard),大大擴展其在法國葡萄酒的觸角。
布伊格兩兄弟先找來尚伯納.德瑪(Jean-Bernard Delmas)加入管理團隊,這位傳奇釀酒師曾在波爾多五大之一的歐布里雍堡(Château Haut-Brion)工作40多年。直到2011年,尚伯納在玫瑰山堡的工作才由赫夫.伯蘭(Hervé Berland)接手;這位資深總監也曾任職於五大堡的木桐40年。直至2022年退休前,赫夫為玫瑰山堡貢獻良多。
今日玫瑰山堡的執行長為皮耶.格拉菲爾(Pierre Graffeuille),過去他曾仕事於另一間超二級名莊 - 李維拉斯卡堡。皮耶目前與馬丁的女兒夏蘿特(Charlotte Bouygues)共同管理酒莊。
波爾多節能減碳先鋒除了追求品質,布伊格家族也為酒莊描繪清晰的環保願景。從2007-2013年間,義夫.格蒙(Yves Gremont)和貝拿.馬濟耶(Bernard Mazières)受邀來修整莊園。這耗費5,000多萬歐元的計畫,大幅減少了碳足跡。
實際的作為有:建築物翻新時的雙重隔熱設計,搭配抽取井水的地熱能源,穩定維持屋內的溫度;屋頂上安裝1,700塊太陽能板,利用梅多克充足的陽光,滿足大部分的電力需求。
優異的風土條件面向吉隆特河的優勢地理,讓玫瑰山堡在夏日酷暑與春霜寒凍中得到天然的調節。酒莊地處的區域被地質學家稱為「精英核心」,排水與蓄水性兼具的葡萄園,含有大量礫石與富含黏土的底層。
佔地95公頃的葡萄園自2019年起實行有機種植,60%種植卡本內蘇維濃(Cabernet Sauvignon),這裡的土壤與氣候能結出完美成熟度的果實。另有波爾多各經典品種:32%的梅洛(Merlot)、6%的卡本內弗朗(Cabernet Franc)和2%小維鐸(Petit Verdot)。
三款波爾多混釀紅酒各品種經手工採收後,歷盡三道嚴格篩選。玫瑰山堡使用七種不同容量、共59個不鏽鋼槽進行溫控酒精發酵,乳酸發酵亦於酒槽中啟動。發酵完成的葡萄酒於橡木桶中培養,期間每三個月換桶(racking);新桶比例(15-60%)與培養期(12-18個月)依酒款而調整。
玫瑰山堡共推出三款波爾多混釀紅酒,分別是同名一軍酒、二軍酒La Dame de Montrose與三軍酒Tertio de Montrose。40%品質最佳的葡萄用於一軍酒,佔整體產量的最大宗。首釀於1983年的La Dame de Montrose,致敬於1944-1960年間獨自經營酒莊的伊馮女士(Yvonne Charmolüe)。果實除了來自較年輕葡萄藤,三軍酒的出處與釀造程序皆比照正軍;過去僅供自家人飲用,直到2010年才以Le Saint-Estèphede Montrose之名裝瓶販售,2016年改名為現今的Tertio de Montrose。三軍酒並無每年釀造,產量較一二軍酒來得少。
更新日期: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