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地最早的文獻,貝隆(Belland)一姓可溯自西元1750年。侯傑·貝隆(Roger Belland)是Domaine Roger Belland的莊主暨家族中的第五世代,他的女兒茱莉(Julie Belland)現已和父親共同運作這間於1839年便已建立的酒莊。
就布根地(Burgundy)的標準,侯傑·貝隆酒莊(Domaine Roger Belland)的規模相對大。位在松特內(Santenay)中心的酒莊,持有的23公頃葡萄園橫跨了多個伯恩丘村莊(Côte du Beaune):馬宏吉(Les Maranges)、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普里尼蒙哈榭(Puligny-Montrachet)、梅索(Meursault)、渥爾內(Volnay)、玻瑪(Pommard)與松特內。它更擁「克利優·巴塔·蒙哈謝」特級園(Criots-Bâtard-Montrachet)的最大部分(0.6公頃),亦是夏山蒙哈榭一級園– 「皮托瓦」(Clos Pitois)的唯一持有者。有趣的是,侯傑·貝隆酒莊生產的葡萄酒中,有三分之二是紅酒,剩餘則為白酒。
自一系列松特內的一級園中,釀造出生氣勃勃卻帶純淨感的紅白酒,便是侯傑·貝隆酒莊的最大特色。對侯傑來說,好品質的葡萄便是關鍵。僅犁田、不採化學除草劑,迫使葡萄藤扎根更深,以期求得更多的風土(terroir)特色。篩選後的草本植物種於葡萄藤行列間,除了可制止除草劑的需求,更能穩固土壤,防止斜坡上葡萄園的土質流失。
盡管酒莊的大規模,仍舊採用人工採收,還會部分保留成串的黑皮諾葡萄(Pinot Noir)。酒莊的渥爾內「松德諾」一級園紅酒(Volnay 1er Cru "Santenots" ),有時便採100%成串發酵釀成。釀造紅酒偏好不鏽鋼槽的侯傑,會在酒精發酵啟動前先行「發酵前低溫泡皮浸漬」(macération pré-fermentaire à froid),以求賦予酒液更深層的色澤,與生氣盎然的風味輪廓。
在白酒的釀造上,酒莊採傳統的釀造取徑:果實經榨汁後低溫靜置,傾析注入法國橡木桶行酒精發酵。過往,新橡木桶的比例占50%,第六代茱莉偏好降低比例,今已降至約30%。這種轉變帶出更多的礦物感,酒體亦一轉纖細,不那麼飽滿。